《红色情结》影评:中国拒绝诋毁

写历史是要带有观点的,这观点需要摒弃民族的狭隘,站在人类的高度上,纪录片同样如此。Red Obsession的高度却稍显过时。恢宏叙事的开场与滑稽扭曲中国形象,各种暧昧暗示与断章取义的背后,吸引了眼球,也抹黑了中国。

如果说记录行程的游记是“编年史”的话,我的法国游记只能算是“纪传体”了。记录一路上由事件、现象、人引发的各种联想。没有时间脉络,不讲前后逻辑,但求抛砖引玉,可以引发一些讨论。今天的话题,是最近颇火的电影——《红色情结》(Red Obsession)。因为是不久前在法国,我又一次看到了这部影片,如此深的触动让我觉得,法国之行游记的第一篇,应该从《红色情结》开始。

葡萄酒纪录片《红色情结》(Red Obsession)海报
葡萄酒纪录片《红色情结》(Red Obsession)海报

话题不断的热门大片

Obsession直译为着迷/痴迷,这是一部描述中国同波尔多红葡萄酒关系的纪录片。澳洲出品,聘用了澳洲的葡萄酒大师安德鲁·卡雅做为联合制片人,奥斯卡影帝罗素·克洛配音。采访了葡萄酒行业里最最重要的一系列重要人士,包括罗伯特·帕克、Steven Spurrier、Michel Bettane、Jeannie Cho Lee、Ch’ng Poh Tiong、斯蒂安·莫伊克斯(Christian Moueix)、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教父》的导演)。如果你排一张葡萄酒行业最重要的50人名单的话,影片里至少采访到了一半。仅仅是这些名字已经证明了影片的实力与将会在葡萄酒行业带来的影响力。柏林国际电影节、纽约翠贝卡电影节、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悉尼电影节参评影片。刚刚在澳大利亚电影与电视学院奖斩获了最佳纪录片导演奖。携着得奖的余威,原本只在日本、南美、澳洲、北美、北欧小规模上映的影片有可能在英国和法国实现更大规模的放映

影片从描述从葡萄酒的历史开始,继而转入描述波尔多葡萄酒的历史。详细介绍了波尔多的分级系统以及期酒的销售方式。顺理成章地开始讨论最近的年份——2009与2010年份的波尔多酒。而后影片的另一个重点——中国篇。罗列了多组现象,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富豪数量人数的激增、中国富豪对波尔多一级庄,尤其是拉菲的追捧、葡萄酒投资、香港拍卖市场的火热、中国国产葡萄酒、新兴市场需求的上升对传统市场的影响、波尔多的未来等等。

影片剧照
影片剧照

有色眼镜下的形象曝光

我曾经在国内看过这部影片,但亲身行走在片中出现的土地上,带来的震撼感却截然不同。就我看来,这部影片前半部分颇为流畅。对历史的描述非常有条理,连接顺畅;对关键点的强调恰到好处。画面也是相当华丽,一组波尔多的航拍镜头也许是影史上关于波尔多最壮丽的展示,即使常年在此工作的人,都对我说从没看过这么美的波尔多。

但影片后半部分,说到中国后的线索却显得有些凌乱:所有的讨论都流于表面,与其说是在探讨问题,还不如说是在拼凑一个摄制团队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深受文革影响,对葡萄酒盲目且幼稚的追捧,拥有大量财富的同时略显愚钝,让观看此片的中国人不由自问,从改革浪潮里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大量个人财富的富人们,真的都是这幅面貌吗?谈到中国市场崛起的时,用的更是显得偏颇的视角,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在于中国人巨大的胃口与波尔多人永不满足的贪婪!

总体而言,第一次观看时虽觉得有些偏颇,还是觉得作为一部信息量十足的影片,抱着轻松的心情,学习的心态看看,也还不错。毕竟作为一部商业化的电影,对投资人负责即可。即便哗众取宠,只要能制造出更多的声音,赚到更多的票房、卖出更多拷贝就行。

被曲解的葡萄酒热情

这次在法国,通过设身处地的所见所感,让我觉得,这部影片对中国人的伤害,远不只是展示了些许偏见而已

在葡萄酒世界里,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各个葡萄酒生产国对中国的了解本来就少,对中国葡萄酒市场更是大多靠想象、猜测、道听途说了;法国也是如此,在香槟,在勃艮第。这样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不少产区对中国有着大量的误解乃至偏见。而这些误解和偏见,也导致我们的付出与权益完全不对等,甚至让我们无法直接从酒庄拿到不少名酒的配额。

以勃艮第为例,绝大部分酒庄方面认为中国市场还不成熟,消费者远远没到理解葡萄酒的层次,与其卖给这些“土豪”们,为什么不卖给更具有品鉴能力的日本消费者?以致于酒庄一方面卖给中国的配额只有日本的1/10,另一方面却对每年大量英、美、日本市场的葡萄酒通过二级市场流入中国这样的事实视而不见。近乎所有的产区对中国资本的进入都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拉露·比兹-乐桦夫人弗朗索瓦·皮诺和澳门赌业大亨吴志诚同样在勃艮第以天价购入了葡萄园,虽然都受到争议,却只有中国人需要面对法国国内酒商和政治家不断升温的猛烈批评,以至于素来低调的吴志诚不得不发表一份书面声明来表示回应。即使到今天,“中国人把葡萄酒这门生意的市场搞坏了”这样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

而如同《红色情结》影片中展现的形象一样,太多酒庄人眼里中国消费者形象都是片面的。在喝波尔多葡萄酒的,远不止影片里那些“土豪”,理性消费葡萄酒的人群也绝不在少数。而影片里盲目、愚钝、不严肃、幼稚的这些人真是如影片表现的这样吗?片中的人物都是些掌控着营业额数亿的企业,拥有大型上市公司的领导者,面对如此简单的葡萄酒生意,有什么理由这些聪明人如此愚钝?我只能猜测,影片原本拍摄的采访画面肯定不止这些,但导演却只截取了最病态的语句来表现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原引一位朋友的话说“这部电影完全曲解了中国人对葡萄酒的热情”。

影片剧照
影片剧照

中国问题还是西方偏见?

影片里对于波尔多列级庄涨价原因的隐喻非常狭隘——中国人即是问题根源。中国的确推动了葡萄酒价格上涨,但这是唯一的原因吗?全球经济波动对名庄价格的影响是不是被无视了,而做出定价决策的酒庄,他们真的是因为成本变化才做出决定的吗?

文章里的相当多观点并不严谨,受访者把拍摄当成了日常关于葡萄酒的聊天,讲讲故事,夸张一些也无妨;甚至这些画面放给消费者看也无伤大雅,但提供给行业人士,则每个看起来都像笑话了。各式的东方面孔都在冠冕堂皇地夸夸其谈,究竟是这个行业真的如此,还是那些严肃探讨的镜头早被删去了呢?

以上提到的只是影片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请看一遍影片。对于酒庄来说,这部电影是他们可以接触到少有的,关于中国市场的直接展示。拥有如此形象的中国,如何争取到应得的尊重与权益?影片的影响远远不会只停留在我们看到的这部影片里,也影响了身处与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正是切身的在法国走了一圈,让我对影片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葡萄酒并不只是喝一喝、聊一聊;在葡萄酒到达中国的土地之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再给我一个机会评论下《红色情结》吧!

写历史是需要带有观点的,只是这个观点需要摒弃民族的狭隘站在人类的高度上,纪录片同样如此。《红色情结》的高度却稍显“过时”。当然,或许是老外眼里的中国也许正是如此,这样描绘中国才会被国外的观众接受,卖出更多的票房。但结果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正面的形象被淡化了,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也没有表述完整,中国人对葡萄酒的热情、对波尔多的热爱更是被曲解。各种“道听途说”构建了电影里的各种言论,狭隘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形象。试问当酒庄尝试将涨价归罪与中国的市场需求时,是否反思过自身,一切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涨价是谁之过。影片里陈述的客观事实确实存在,但做为行业的一员,我们有为行业正名的义务,有矫枉过正的权利,为的是我们今天,更是未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其任职机构无关。

相关阅读:葡萄酒纪录片《红色情结》在柏林电影节上映

戴鸿靖

葡萄酒撰稿人,WSET四级,曾经在零售店里卖过酒,在和平饭店担任过侍酒师,也为进口商工作过。几本葡萄酒书籍的译者,曾担任多项葡萄酒比赛的评委。一个爱喝酒的人。

曾参与翻译葡萄酒书籍:

《东品西酿——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教你品尝葡萄酒》Mastering Wine for the Asian Palate, Jeannie Cho Lee, Asset Publishing

《葡萄酒随身宝典》Hugh Johnson's Pocket Wine Book 2012, Mitchell Beazley

同时还担任"Wine100 葡萄酒大赛"的日常顾问,曾担任以下葡萄酒比赛的评委/助理评委:

中国侍酒师葡萄酒挑战赛(China Sommelier Wine Challenge )

中国葡萄酒挑战赛(China Wine Callenge)

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AWA)

作者的全部文章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戴鸿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