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波尔多期酒的五大特性

在连续经历了2011与2012两个波尔多的“小年份”之后,2013年也并未给波尔多的酒庄带来一丝暖意,这被很多人称为30年来最为艰难的年份有那些重要特性,酒庄又采取了那些举动来挽回败局?请看知味葡萄酒杂志驻波尔多记者凌子的精简评论。

在酒庄进行期酒品鉴,图片来源:凌子|知味葡萄酒杂志
在酒庄进行期酒品鉴,图片来源:凌子|知味葡萄酒杂志

梅洛在左岸的大幅减产甚至缺席

2013年左岸(尤其梅多克地区)的梅洛质量令人失望,拉菲和女爵(Pichon-Lalande)正牌使用近100%的赤霞珠,赤霞珠在玛歌拉图与木桐的混酿比例各占94%、95.3%和90%。不少人称2013年为赤霞珠之年。

20多年来最低产量

花季的不尽人意加上采收的严谨筛选工作使波尔多大多顶级酒庄的最终产量只有往年的20-40%,如此大幅减产让不少业内人士将2013年与多雨惨淡的1997年相比。不同的是,如今波尔多的名庄们所拥有的资金与技术设备已足以挽救这样一个在过去注定成为滑铁卢的年份。

成本大幅上升

名庄们投入前所未有的人力和物力为确保酒质。除了田里采收的严格筛选,未完全成熟或受到霉菌病感染的浆果在入桶发酵前也都被统统摒弃 。史密斯拉菲特庄园(Smith Haut Lafitte) 去年请来了235位采收工人,木桐在最高峰时更是出动了695位工人,成本之大绝对是史上少有。

名庄大幅降低正牌酒的比例,散装酒大增

因葡萄质量不均,不少酒庄减低正牌酒的比例为保质量,稍不满意的酒液都会被打入副牌或更低等级。圣泰斯代夫产区超二级庄爱士图尔(Cos d’Estournel)2013年正牌只使用采收的50%,比往年下降15%, 拉图正牌只采用31%,与往年的35%相比减低4%。

为提高总体酒质,部分名庄选择把质量欠优的酒以散装酒方式卖给酒商。女爵在2013年便有20%的产量卖给酒商。而在玛歌酒庄,采收的38%进入了正牌,另外21%酿造副牌,剩余比例留给更低等级的葡萄酒,质量把控之严格不言而喻。

成熟度不理想,需采用加糖法

果实的成熟度不理想使波尔多不少酒庄于数年来首次使用加糖法,即是在发酵前加入规定量的糖分以提高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加糖法在波尔多是被法律允许且经常使用的传统酿造工艺之一,因此酒迷们不必对此抱有不必要的偏见。

相关阅读:
2013波尔多期酒小结:困难年份的自我回归
波尔多2013:三十年来最艰难年份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