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河2013年份新酒报告:小清新的胜利

罗纳河产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超市货架上还是顶级餐厅酒单,这里的葡萄酒都能给人惊喜。如今2013年份的罗纳河酒开始上市销售,这个传说中非常糟糕的年份,从大师亲自品鉴的结果来看,事实却恰好相反的不错。

图片来源:ballymaloe.ie
图片来源:ballymaloe.ie

设想一下:当你答应别人做一个水果蛋糕却发现手头根本没几个水果可用……法国南罗纳河谷的酿酒商们在2013年就遇到了类似窘境,可酿出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地美味,我甚至怀疑许多爱好者可能会觉得2013年份罗纳酒要比前几个年份更加适口。

南罗纳河谷的主要葡萄种是歌海娜(Grenache)。那么问题来了:2013年在南欧普遍出现的葡萄树落花现象(coulure,指由于下雨、寒冷等原因,葡萄花授粉失败,导致产量减少且果实不匀) 对歌海娜到底有多大影响?当年,在歌海娜开花期来临时,不巧遭遇一连串糟糕天气——寒冷、潮湿、大风导致结出的果实品质不一,还有许多小葡萄经不住恶劣天气的摧残直接落果了。总体来看,南罗纳河谷的葡萄酒产量在2013年骤跌了30%,个别葡萄园的情况则更为糟糕,有的甚至损失了整整九成的潜在产量。(西班牙的Garnacha,其实和南罗纳的歌海娜是同一个葡萄,同样也难逃此劫)

在吉恭达斯(Gigondas,南罗纳河谷一个子产区)产区,圣柯丝莫斯堡(Château Sainte-Cosme)的路易·巴儒尔(Louis Barruol)把2013年形容为“天灾”。据他观察,越是年轻的葡萄树受到的影响越大:一个往年能产6000公斤葡萄的园子在2013年仅仅收获了700公斤。路易的父亲经历了50个年份,算是业内老将了,可就连他也是头一回遇到如此惨淡的收成。但在我看来,和南罗纳河谷其他一些产区相比,吉恭达斯还算表现得不错的——最起码比瓦给拉斯产区(Vacqueyras,另一个南罗纳河谷的优秀子产区)要酿得好(就算这样我也给六支2013年份瓦给拉斯酒打出17/20的分数,作者原著;能拿到杰西斯大师的17分算不错的酒了,编者注)。另外,相比同年的罗纳谷村产区(Côtes du Rhône-Villages,这个AOC也主要分布在罗纳河南部),2013年份的吉恭达斯葡萄酒的口感也要和谐许多。

吉恭达斯(Gigondas)产区,以信价比颇高的葡萄酒著称
吉恭达斯(Gigondas)产区,以信价比颇高的葡萄酒著称

众所周知,南罗纳河谷官方承认的本地葡萄品种相当丰富。像在最著名的教皇新堡产区(Châteauneuf-du-Pape)就拥有18种之多。但在这么多种葡萄中,歌海娜的种植面积总是最广的。在以往的年份中,南罗纳河谷出产的混酿往往有80%是歌海娜,而到了2013年份却连一半的占比都没有,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歌海娜的短板在于必须达到高酒精度才能酿出好酒。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南罗纳河谷酒的酒精度数在不断飙升:有的葡萄酒能轻而易举地达到16%以上,而14.5%的酒精度在该地区只能垫底。

可是到2013年份,教皇新堡产区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还不到14%,甚至破天荒地出现了一些酒精度较低的作品,如Cuvée de l’Hospice只有13.5%,主要还是由于歌海娜的比重降至30%的缘故。即使是一向以高酒精度闻名的帕普酒庄(Clos des Papes),其2013年份酒也只有14.5%的酒精度,因为他家这年出产的歌海娜实在太少了,在酿酒前辛苦采摘却只能勉强凑齐一桶。文森特·阿弗瑞(Vincent Avril )的评价相当积极:“我想重申一下:2013年份只是产量较小,而表现并不差劲——这一年份倒让人想起20世纪的风格。可能2013年份的南罗纳酒颜色稍淡、产量萎缩,但关键胜在单宁漂亮。教皇新堡居然有了些勃艮第气质,就不知大家是否能接受?”那还用说,我们当然乐得一见。

2013年的春季出人意料地湿冷漫长,之后葡萄的生长季才姗姗来迟,歌海娜不仅产量锐减,就连采摘也比以往推迟了许多。还好在10月收获时秋高气爽,扭转了歌海娜的颓势。但说到歌海娜在混酿中的两个老搭档—西拉(Syrah )和慕尔维得(Mourvèdre,现在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葡萄。我从阿弗瑞那边听说近几年慕尔维得葡萄的成熟期在不断提前。),二者一般种在风土绝佳之处,总体在2013年的品质也都很高。在不少混酿作品中,正是这两种甜度不高的葡萄塑造了酒体的骨架。

西拉(Syrah)葡萄
西拉(Syrah)葡萄

如此不一般的2013年,产出的葡萄酒相比以往年份要来得更加清爽,于是如何平衡好成熟度和清新度就非常关键,否则口感就会变得干瘦酸涩。2013年份的南罗纳河谷红酒都呈现出浓郁的暗红色(可能因为相比淡色的歌海娜,西拉和慕尔维得的颜色要深得多)。2013年雨水充沛,于是并没有出现突兀的单宁(这种单宁由干燥气候引起,往往会毁了一支年轻的南罗纳河谷佳酿),相反2013年酒整体单宁成熟,温和适口。

就个人而眼前,我比较喜欢来自教皇新堡的几支作品。那里的酿酒商们都似乎在2013年暂时忘却以前的配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果味饱满的新方向。相反,罗纳河谷村的部分酒庄却一脸严肃地认为即使天公不作美,但还是要酿出“正统”的葡萄酒。(差评,作者原注)

我在南罗纳河谷品尝了一些白葡萄酒,也许是得益于歌海娜白葡萄比重下降以及酸度的上升,口感都显得清爽不肥腻。毫无疑问,来自孔德里约(Condrieu)和埃米塔日的一些白葡萄酒堪称2013年份北罗纳河谷酒中的明星,尽管最近圣培瑞(St-Péray)也凭借清新口感跃升为新兴的白葡萄酒产地。虽然2013年采摘时间推迟,但九月末十月初的凉爽夜晚却有助于保留葡萄内的酸度。

孔德里约(Condrieu)是罗纳河北部专注白葡萄酒的优秀产区:Domaine-du-Coulet
孔德里约(Condrieu)是罗纳河北部专注白葡萄酒的优秀产区:Domaine-du-Coulet

在八月末的时候,北罗纳河谷的许多种植户还担心2013年颗粒无收。吉佳乐世家(Guigals)是当地最大的酿酒商之一,当他们度假结束重返葡萄园时,被手持糖测量仪的数据吓得不轻:潜在酒精度仅有8%!(编者注:潜在酒精度就是葡萄里的糖全部发酵的话,能达到的酒精度,过低表示葡萄都没熟)好在九月“秋老虎”及时到来,到了九月底当地许多葡萄园的潜在酒精度回升至14%。此外还有一件事让吉佳乐世家深感庆幸:他们刚赶在10月6号之前把所有葡萄采摘完毕,一场大雨便接踵而来,降水量足有80毫米。当然这和2014年10的降雨一比又只是小巫见大巫,大家看看14年埃米塔日(Hermitage,罗纳河北部顶级的红葡萄酒产区)的折损就知道了。所以,如果你家酒窖还为埃米塔日红酒留着位置,2013或2012年份当属明智之选。

罗帝丘产区(Côte Rôtie,也是罗纳河北部顶级的红葡萄酒产区)在2013也出了不少佳酿,但各家产区命名不一,风格也大相径庭:有的酒颜色清淡,芬芳优雅;有的酒颜色深紫,口感集中,似乎要和埃米塔日一较高下。关于埃米塔日以及克罗兹-埃米塔日(Crozes-Hermitage,围绕着埃米塔日的一个较大,也更为亲民的产区)的表现,我将于明年早些时候做深入报导。同时,在圣约瑟夫产区(St-Joseph),现已有60家优质生产商进驻并继续沿袭以往酿造西拉美酒的传统。相比北罗纳河谷的两大著名产区(埃米塔日和罗帝丘),圣约瑟夫葡萄酒的价格更加平易近人。科尔纳产区(Cornas,北罗纳河最靠南的产区)虽然没有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侥幸逃过一劫,但在该产区工作不久的马克·海斯玛(Mark Haisma)却说:“(这样缺乏挑战)无趣透顶”。科尔纳是幸还是不幸呢?反正还没人这样评价过2013年份罗纳河谷的其他产区。

吉佳乐世家(E.Guigal)的三款罗帝丘顶级佳酿:la Landonne 朗东园,La Mouline 慕林园和 La Turque 杜克园,被爱好者们戏称为lalala
吉佳乐世家(E.Guigal)的三款罗帝丘顶级佳酿:la Landonne 朗东园,La Mouline 慕林园和 La Turque 杜克园,被爱好者们戏称为lalala


一些我最喜欢的2013年份罗纳河

教皇新堡

博卡斯黛尔(Beaucastel)
帕普酒庄(Clos des Papes)
Clos du Caillou, Réserve
Isabel Ferrando, Colombis
Ch Jas de Bressy
Dom Porte Rouge
Le Vieux Donjon(性价比绝佳)

吉恭达斯

Pierre Amadieu, Romane Machotte
Dom de la Mavette, Cuvée Traditionelle
Les Semelles de Vent
Tardieu Laurent, Vieilles Vignes

罗帝丘

Clusel-Roch, Les Grandes Places
吉佳乐世家(Guigals)的各种单一园
嘉伯乐酒庄(Paul-Jaboulet Ainé), Dom des Pierrelles

埃米塔日

Chapoutier, Sélections Parcellaires (红白都不错)
Yann Chave
Delas, Dom des Tourettes
Ferraton, Les Miaux (白葡萄酒)
Tardieu Laurent
Les Vins de Vienne, La Bachole (白葡萄酒)

相关阅读:
2013年份法国产区大盘点:几家欢喜几家愁
酒评家布尔奇:罗纳河谷的强势崛起

杰西斯·罗宾逊

Jancis Robinson,世界著名酒评家,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前名誉主席,JancisRobinson.com的创建人和每日专栏主笔,《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葡萄酒专栏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

杰西斯是著名的《牛津葡萄酒大辞典》(Oxford Wine Companion)的编者,与休·约翰逊(Hugh Johnson)合著有《世界葡萄酒地图》(The World Atlas of Wine),也是介绍1368个葡萄品种的巨著《酿酒葡萄品种》(Wine Grapes)的合著者,这些书籍在世界范围内都已成为葡萄酒的标准参考书。

除了写作方面的成就,杰西斯同时还是获得过奖项的葡萄酒电视节目主持人,每年她都受邀在世界各地主持葡萄酒活动和担当葡萄酒评委。

2003年她获得女王授予的不列颠帝国勋章,并一直担任英国女王的酒窖顾问。

1984年,她通过极其严格的评审成为“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是葡萄酒贸易行业之外第一位获得此项专业认证的人。

作者的全部文章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杰西斯·罗宾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