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一个自带光环的名字。不仅因为詹姆斯·希尔顿那本《消失的地平线》,把这里描绘成人人长生不老的世外桃源,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三江并流、雪山高原的壮丽奇景,本就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你问一位资深的中国葡萄酒人,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哪里更有可能产出伟大的美酒,答案常常会指向香格里拉——澜沧江畔,梅里雪山脚下,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葡萄园就如碎片般散落在这里 海拔2000-3000米间不同村落里。
面对令人屏息凝神的壮丽美景,在这辉煌灿烂的文化腹地,创造出让中国人自豪的伟大葡萄酒。这个梦光是想想,都令人兴奋异常。
1840年代就有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把葡萄藤带到这里,葡萄园留存至今。
2012年,LVMH集团选中这片宝地,建立了敖云酒庄,头一个产酒年份是2013年。
2014年,霄岭酒庄在香格里拉诞生。在勃艮第学酒、在全球很多名庄历练过的牟超担任首任酿酒师。
2019年,牟超离开霄岭,后来创立了如今已经颇有名气的木杺。曾在澳洲很多名庄受训的冯健加入霄岭,接棒酿造工作。
也是因为这一机缘,我们才在2019年与冯健相识,还记得当时的初始印象——好年轻!
再后来,这里的酒庄项目就开始“热闹”起来,香格里拉真的成为一片充满葡萄酒梦想的热土。
冯健毕业于葡萄酒专业的世界著名学府——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曾在LVMH集团旗下Cape Mentelle,Domaine Chandon等名庄工作磨砺经验。
6年前他“临危受命”加入霄岭,让酒庄在核心成员变动中稳定下来,之后这几年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推出了不少风土个性鲜明的单一园作品。尤其是一款“红坡霞多丽”在酒评家James Suckling的2023年中国葡萄酒百大榜单中位居榜首,甚至排到敖云之前,让人们也注意到了这位青年酿酒师,在挖掘展现在白葡萄酒风土方面的天赋。
几个月前,冯健寄来了他“新酒庄”的作品——酩一酒庄的霞多丽白葡萄酒“桃溪之上”,喝完惊了!
这保密工作是不是做得太好了?怎么先前完全没听说过这个项目?头一个年份就有这么高的水准?
这也是我们在喝到霄岭和木杺的干白后,再次被香格里拉的霞多丽的表现震撼到。
“2022 酩一酒庄桃溪之上霞多丽干白,云南香格里拉
突出的生津咸度是这款酒贯穿始终的一大特征,随着温度提升奶香奔放起来,干净而且集中度美妙的柑橘果肉和白花香气次第展开;继续醒酒透气和温度上升后,诱人的芝麻香越来越突出,整体呈现也越来越精透微妙;酸度非常绵长,不断生津而且带来味觉智力上的美妙满足感,岩韵绵延不绝。总体而言,是一款水准很高、内秀精妙,且不断灵动变化的优秀中国霞多丽。
很快,冯健和团队一起来上海,发布揭晓了酩一酒庄目前唯二的两款葡萄酒,都是霞多丽——旗舰酒就是之前尝到的“桃溪之上”,更亲民但也同样灵动精致的“岚若之下”。
听冯健讲述,才知道原来早在2014年,他就开始了对香格里拉的探索,萌生了要在这片土地上酿酒的想法。2019年加入霄岭之后,他留出一部分时间,和团队一起慢慢建立酩一酒庄,直到2025年的今天才正式出品令他们满意的酒。虽然也种植了黑皮诺在做尝试,但暂时只出品了两款霞多丽干白。
信仰风土的人,都会认同好酒是种出来的,种哪里,种什么,怎么种,比酿造工作更为优先和关键。
德钦的葡萄园海拔在2000-2900米之间,全年日照时长超20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偏干燥。长达200天的生长期,让葡萄得以缓慢地成熟。夏季昼夜温差适中,赋予了葡萄优秀的天然酸度。而强烈的高原紫外线,使果实得以充分积累酚类物质。这些,是香格里拉产区气候的基本特征。
另外也很关键的是,与其他大部分中国葡萄酒产区不同,香格里拉产区的冬季不需要埋土防寒,因此在葡萄藤架型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也不会因为埋土压藤,让葡萄受损“英年早逝”,而难以积累老藤。
自2018年起,冯健的团队用两年时间走遍三江腹地 ,寻找适合霞多丽和黑皮诺的风土 ,终于将目光锁定在海拔2800米的江坡村和海拔2700米的阿东村。这里春无霜冻,夏无酷暑,秋少降雨,冬无严寒,气候温和稳定,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冯健说,澜沧江左岸能出品优质霞多丽的村庄,主要有三个:
一个是海拔2700米的阿东村(德钦县城的海拔在2400米以下),葡萄园的pH值8.2跟法国香槟区(pH8.4左右)相近,由高山风化的崩积岩土从山坡滚落形成。酩一在这里的地块出品的霞多丽果串和果粒都小,集中度高。
第二个是海拔2800米的江坡村,土壤中上层为1.5米深的粉沙壤土,疏水性好,表层富含有机质,中层分布着大量石灰岩粉末,底部则为泥灰母岩矿层。这里的霞多丽一开始是被轻视的,近期才慢慢变得有名起来,酒庄在这里有1.5公顷的地块。
第三个就是红坡村,海拔2650米,霄岭的霞多丽就在这里。
酩一的种植很特殊。选择了勃艮第很常见也特别重要的两种霞多丽优良品系——果实更偏金色更能提供架构感的95号克隆,和颜色更偏绿更有风味质感的76号克隆。与黑皮诺一起,从勃艮第不同的村庄引入,漂洋过海扎根到香格里拉的土地上。
酩一种植的秘密武器是“高密度种植”——每公顷葡萄园要种植10000-20000株葡萄藤,是产区平均密度每公顷4000-5000株的2-4倍!通过增加葡萄植株之间的生态竞争,能促使根系向更深处生长,用自然的方式带来低产浓缩的果实和更均匀的成熟度。这种方法在勃艮第已经被Hubert Lamy这样的名庄验证效果卓越。
为了实现天然低产,酒庄在冬季剪枝、初春抹芽、盛夏绿色采摘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这种半野生纯手工的方式,不施肥不灌溉,也不使用农药,只是代价高昂,全部农事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好在酒庄面积还很小。
酩一酒庄一公顷葡萄园仅能收获2600升葡萄汁, 仅为德钦产区平均产量的⼀半。在这里,四棵葡萄树,才能酿出一瓶酒。
当你品尝到2022年初次出品的霞多丽,会信服高密度种植的威力——即使是如此年轻的葡萄藤,依然可以呈现清晰而充满张力的酸度线条和咸感生津的矿质岩韵。
主编问冯健,这些年做酒,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什么浓缩的感悟吗?他想了想说:“地块通常会原谅酿酒师犯下的错误,但有的时候不会。你后面喝这些酒的时候就像在照镜子,照见过去的局限和未来的机会。”
酩一酒庄发布介绍的封面,用是他们园中的一棵葡萄幼苗。这个年轻的团队对自己的定位是谦逊的,虽然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但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新人,是刚萌发的小苗,稚嫩需要呵护,也蕴含无限可能。
祝福冯健和酩一团队,祝福香格里拉产区,祝福中国葡萄酒。
目前酩一只出品了两款霞多丽白葡萄酒,都有惊人的品质,值得大家尝试:
高阶款“桃溪之上”,酸度咸度矿感的集中度更高,清新张力感也更出色,更凸显结构和绵长的回味,会有更强的陈年潜力;
基础款的“岚若之下”,呈现青白桃柑橘清新果味,更可口讨喜,适合当下享受,及时行乐。
但可惜就是数量实在太少了,2022年的 “桃溪之上”只产了1200来瓶,先期仅对外发售500瓶;“岚若之下”产了1500瓶左右,发售1000瓶。剩下的酒会以“晚出庄版本”的形式在酒庄继续陈酿,以观察其在瓶中发展演化的潜力。
这么少的数量,怕是很难满足所有好奇的饮家。满心期待将来能尝到酩一还在实验阶段的黑皮诺。
2022 酩一酒庄“岚若之下”霞多丽,云南迪庆德钦
“岚若之下”是酩一酒庄基础款的霞多丽,来自阿东村和江坡村葡萄的混酿,其中阿东村比例在30%以下。2022年份一共酿造了1500瓶左右,目前只发售了1000瓶。
明快高挑的酸度和突出的咸度,淡淡若隐若现的新桶香草香气,慢慢绽放的精致柑橘和优雅白花气息,逐渐主导风味,动态变化感也很强,回味尾韵绵长。在春日里品鉴应景得让人心喜,有春寒料峭的清冽,也有落英缤纷的秀丽。
2022 酩一酒庄“桃溪之上”霞多丽,云南迪庆德钦
“桃溪之上”是酩一酒庄进阶版的霞多丽,葡萄全部来自海拔2800米江坡村,未来这里可能成为霞多丽某种经典风格的诞生之地。2022年一共酿造了1200来瓶,只上市了500瓶,剩余在酒庄陈酿观察演化。
突出的生津咸度是这款酒贯穿始终的一大特征,随着温度提升奶香奔放起来,干净而且集中度美妙的柑橘果肉和白花香气次第展开;继续醒酒透气和温度上升后,诱人的芝麻香越来越突出,整体呈现也越来越精透微妙;酸度非常绵长,不断生津而且带来味觉智力上的美妙满足感,岩韵绵延不绝。总体而言,是一款水准很高、内秀精妙,且不断灵动变化的优秀中国霞多丽。
有任何关于酒的问题,请添加客服微信留言获得帮助

知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