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tro这两年火遍街头小巷,“小酒馆“的译名亲切又诱人,在尤其海纳百川的上海也从原本的法式,发展出了各种地方风味,比如云南、贵州、东南亚美食的小酒馆,酒也不仅仅局限于葡萄酒一种。
小红书46w+笔记
那Bistro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啥?
另外我们都知道这个词来自法国,虽然美食种类和风格数量和大天朝不能比,但在白人饭里也算以美食闻名遐迩的地方,从米其林级别到路边的煎饼摊,也可谓眼花缭乱。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用餐更多是在bistro, brasserie, café或Le Bar à Vin之间。
这些餐馆类型都是法国历史、文化和餐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自有着不同的起源,氛围、服务和食物种类也大相径庭,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之间的关系已变得有些错综复杂。
除了Bistro,其实其他几种也已经出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会不会掀起新的热潮不好说,我们今天先来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Bistro
在法国,小酒馆(bistro)随处可见,定位休闲、朴实,邻家,在这里可以以实惠的价格喝上一杯,又可以品尝久经考验的传统法餐,但选择通常是简单的家常菜或乡村菜。
小酒馆通常只做午餐和晚餐,少数供应早餐。
小酒馆一词早先出现在法语中是 1880 年左右。词源目前尚无定论,但有很多猜测。
一种流行说法是,”bistro”是俄语”bystro”的借词,意为“快速”或”迅速”,认为是俄国占领巴黎时期,俄罗斯士兵为了更快喝到酒喊出的俄语单词。但这一假设似乎不大可能,因为俄国占领巴黎是在有书面记录前70年,时间跨度有点大。
其他说法有,Bistrot可能来自里昂语中的 “bistaud”,意思是年轻的雇员;或普瓦捷文方言中,”bistraud”,先指的”仆人”,后指”酒商”。
无论如何,bistro起初都是巴黎的小café(后文详述)演变而来,规模小,多是由那些从法国贫困农村来到巴黎定居开小店的人经营。巴黎人称这些从人为”les bougnats”(奥弗涅方言中的”charbouniat”),意为烧煤的人。Bougnat 经营的小酒馆装饰很容易辨认:锌制的吧台台面和铺着纸或红白格纹桌布的桌子。当时煤炭和木材,食品、葡萄酒和咖啡都是可供交易的东西。
无论起源如何,从群众中发展出的东西生命力旺盛,让bistro如今走向了世界。
新的趋势是小酒馆也在升级,并诞生了一些新词汇,如bistronomy和 bistronomique。这是bistro + gastronomy两个词的组合,顾名思义,食物会更加精致,价格么……
Café
Café,直译咖啡馆,在法国(也不止法国)不是只卖咖啡,也被称为”débit de boisson”(葡萄酒馆),是一个主要供人闲逛逗留的地方,可以在那里喝上一杯咖啡或葡萄酒,吃点小吃。
咖啡馆通常早上就开始营业,晚的会至凌晨。
咖啡馆提供的食物传统上非常随意,一般只提供 “小吃 “菜单,都是一些简单菜肴,如三明治、羊角面包或沙拉,甚至有些都不是法国菜。会是人们在晚餐前与朋友小聚的好去处。
这种地方的特点是设有吧台,站着喝咖啡比坐着喝咖啡便宜几毛钱,也是出售香烟和买彩票的地方,也会是一些老年人中午聚会的地方,阅读报纸、交流八卦。
咖啡馆自然是咖啡的直接产物,咖啡1644年才在法国马赛出现,法国咖啡馆的诞生则要到30年后的1672年, 一位名叫帕斯夸(Pasqua)的人在圣日耳曼广场开了一家法国咖啡店。
不过很多年里并没起色,直到他的学徒接手了这家店,并在1686 更名为为”Le Procope”咖啡馆(还是法国首个冰激凌店),并由此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延续至今。
伏尔泰、富兰克林、毕加索、让-保罗-萨特和加缪等人都是咖啡馆的常客。
漫长的岁月里,许多像”Le Procope “这样的老店,都从开始的咖啡馆,逐渐变成了小酒馆(bistro)或啤酒屋(brasserie)。
Procopes 现在的菜单就要丰富得多,被归为brasserie一类。
Brasserie
Brasserie是法语”Brewerie”的缩写, 顾名思义,起初是酿造啤酒的地方。
啤酒屋的菜肴有着阿尔萨斯移民的影响,他们是早一批开啤酒屋的人,将自己酿造啤酒的习俗和当地美食(如酸菜)带来了巴黎,进而法国。一些Brasserie保留了酿造啤酒的传统,但如今更多Brasserie以葡萄酒为主,与阿尔萨斯美食的联系也没早先那么明显。
与小酒馆一样,现代啤酒屋专营经典法式菜肴,但规模更大,菜单更固定,少随季节变化,另一方面来说,才选择更多,但没那么花哨。巴黎许多知名啤酒屋都是历史悠久的老店,大部分装修保留了那个年代的风格,价格往往比小酒馆贵。食物有好有坏,但由于其装饰艺术风格,仍然很受欢迎。
相比小酒馆,其营业时间也更长,通常覆盖早饭的时段。
有啤酒屋,自然有Le Bar à Vin(葡萄酒吧),专卖葡萄酒的餐厅,通常情况下,提供的是咖啡馆的”小吃”菜单,只有奶酪或烤肉拼盘可供选择,但现在其中许多还提供午餐或晚餐菜单。既然名字就叫葡萄酒吧,人们对其的要求自然就是葡萄酒选择相比其他几个会更多、更精,餐酒搭配的要求也会更高,有的有分杯机、Coravin等让人有机会品尝更多酒款。
平庸和与众不同的葡萄酒吧区别在哪里?
1. 观点鲜明的酒单
就酒本身来说,葡萄酒吧的优势策略并非要和一些米其林正餐餐厅比较酒单的页数和产区、年份覆盖范围,而是要有“观点”这一杀手锏,自然酒是一个方向,ABC(除了霞多丽、除了赤霞珠)也可以,或专注一类国家产区、一个或几个品种,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家有态度的葡萄酒吧,不需要太长,但必须经过精心挑选。
另外常换常新也可以是葡萄酒吧的优势,毕竟葡萄酒爱好者有很高比例,是希望常能学到新东西,或接触到新的有趣酒款。
一份看似安全,覆盖较多但又都不深入,选品大多来自常见大厂或酒庄的酒单,很快会被人遗忘。
2. 舒适的氛围和待客之道
选酒需要专业有观点,但一个好的葡萄酒吧同样是一个能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品酒,而不是只吸引葡萄酒“专家”来侃侃而谈的地方。大多数人外出就餐都是为了享受亲朋的陪伴,餐厅的体验和氛围,有一支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热情好客的团队能畅聊葡萄酒当然好,但也需要能随时在需要的客人面前隐身。让各种客人享受到松弛感,是一家影响葡萄酒吧整体体验的重要因素。
3. 餐酒搭配
餐食的选择烹饪也应该与酒单上的酒搭配得不能说天衣无缝,至少相得益彰吧。食物应该让葡萄酒的味道更佳,而不是让酸度、糖分等相抗衡。
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添加赏源知味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