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1946年奥地利的冬天再冷一点,你可能就用不着那么多酒杯了

品尝葡萄酒时,一个做工精细、轻盈透亮的杯子总是能让人感到心情愉快。好酒杯的形制总是非常统一:高脚、轻薄透明、足够大的杯肚来容纳酒液,还要一个微微收拢的杯口。

Baccarat
Baccarat

虽然看似简单,但就算葡萄酒爱好者中的极简主义,家里往往都有三种以上的酒杯,细长的笛型杯用来喝起泡酒、大肚杯喝红葡萄酒,小肚杯喝白葡萄酒;再麻烦一点,还会区分出勃艮第杯与波尔多杯;更讲究的,那就别提了……

这些晶莹剔透的杯子不仅赏心悦目,也的确提升了葡萄酒在我们口中的口感。可问题就是门类和花样实在太多了,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每次看到那些持若无物、薄如蝉翼同时我完全买不起的昂贵酒杯……我都在想,要是1946年初奥地利的那个冬天再冷一点,是不是大家就不用操这份心了。

01|玻璃世家的少爷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46年1月那会儿,在奥地利西部的蒂罗尔(Tyrol)的布伦纳山隘口,有个捷克少年正从一列飞驰的火车上纵身跃下,滚入铁轨旁的积雪堆里。这之后,他还有17公里的山路要走。漆黑的夜晚以及一件单薄的囚衣,这就是21岁的战俘,Claus Riedel的全部越狱计划。

当时Tyrol的火车站
当时Tyrol的火车站

一边祈祷看守不会立刻发现,一边凭借狱友口头告诉他的大致路线,他就这样在瑟瑟寒风中摸黑向蒂罗尔前进。那里住着一位狱友,出狱前允诺过会收留他一段时间。

看到这幅光景,很难让人相信那男孩2年前还是人人欣羡的富9代公子。

Claus Riedel出身于古老的玻璃匠世家,家族早在从18世纪就驰名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崛起的现代玻璃厂兴起,这个家族更是成为此中巨头。他的曾祖父,老Josef Riedel 建树非凡,名气之大全欧洲都有学徒慕名而来,人称玻璃之王。而他父亲Walter Riedel更是有玻璃魔法师称号的超级天才,二战时期德军雷达通讯和潜艇上使用的大部分特种玻璃和玻璃纤维都是他的专利杰作。

家族第6代掌门,玻璃王老Josef Riedel的作品现在仍然是收藏界的抢手货
家族第6代掌门,玻璃王老Josef Riedel的作品

可想而知,随着二战后期德军的失利,这个与德国军工关系甚秘的捷克家族,命运也就每况愈下了。2年前,19岁的Claus Riedel被强制征入德军,和其他德国占领国的年轻男孩一起被赶到意大利作为炮灰。这些娃娃兵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Claus不仅没有战功,还和意大利当地一个姑娘谈上了恋爱……不过这都是在他身陷囹圄之前的事儿了……

02|越狱

1945年,Claus Riedel所在的部队被美军俘虏,全部关押在比萨郊外的一座监狱里。第二年美苏达成协议,这些杂牌战俘被装上火车,送往德国听候发落。

战俘营中的德国男孩
战俘营中的德国男孩

对于德军战俘,美苏采取了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不同的态度,艾森豪威尔和斯大林的默许下,两国都报复性的建立了与昔日集中营残忍无二的战俘营。因为缺食少药,在战俘营死亡的德军俘虏超过100万人,即使是娃娃兵也难以幸免。

本来Claus Riedel属于被强拉入伍的其它欧洲国家战俘,一般能随着战争结束获得释放。但作为德军重要的承包商,Riedel家族的成员可没这份优待。所有家族旗下的工厂和财产被捷克斯洛伐克的新政府无条件收归国有。父亲Walter被苏联强制征用为技术顾问,押至莫斯科为苏联政府建设国家玻璃厂。

魔法师Walter Riedel和他的作品
魔法师Walter Riedel和他的作品

家族曾为德军服务,本人又参加过德军,还没有他父亲那样不可替代的技术做保命符,Claus受审的结果毋需再言。这列押运战俘的火车上,也许只有他一人面临着不得不逃的命运。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我始终难以想象,当时只有21岁的Claus Riedel到底是如何撑过那晚的——孤立无援、无家可归、父亲生死未卜,自己又是被全欧洲通缉的身份。在这凛冽的寒风里,他有的只是一件仅能遮体的囚衣和一个狱友的口头承诺,来对抗心理和肉体双重绝望的困境。

Tyrol的冬天
Tyrol的冬天

奇迹的是,他成功了……

第二天早上,当他来到那位狱友家的农场时,这位朋友并没有收留他。而是把他送到村庄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家里。那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名叫Daniel,巧的是,他年轻时曾在Claus的曾祖父,玻璃之王门下当过学徒。

03|好心眼的Daniel先生

如今的Daniel老先生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玻璃厂,生产玻璃工艺品。面对无家可归的Claus Riedel,他就像疼爱亲孙子一样,照顾的无微不至。

Daniel老人的玻璃厂
Daniel老人的玻璃厂

老人不仅收留了Claus,还送他去大学念书,之后又安排他到自己的工厂做学徒。就像当年Daniel在老Josef Riedel门下学习如何切割玻璃一样,这位老人把从Riedel家族那里学到的精湛技艺教还给这个古老家族的年轻一代。等Claus足以独立后,Daniel还动用财力从意大利接来了Claus的女友,让他们相认结婚。

同时,老人不断打探Walter在莫斯科的下落,消息很不乐观——最早Walter被迫与苏联政府签立了5年的无偿服务协议,5年期满后,Daniel试图通过奥地利大使馆接这位玻璃魔法师回来。然而就在Walter即将迈进奥地利大使馆的那一刻,早已埋伏好的苏联警察立刻将他抓了起来——他被判有间谍罪,要在西伯利亚劳役25年。

万幸命运没让他死在西伯利亚的苦寒之下。流放的第3个年头,斯大林去世。之后德国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耗费2年艰苦斡旋,Walter和其他命运相似的西欧劳工终于得到释放。1955年,获得自由的Walter前往奥地利,阔别11年的父子终于团聚。

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国联邦第一任总理。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修复了德国与法国等盟国的关系。
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国联邦第一任总理。他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修复了德国与法国等盟国的关系。

命运再次垂青了这个家族。当时奥地利一家高脚杯生产厂破产,债权人到Daniel的公司询问是否有意收购。Daniel老人此时已93岁高龄,他找到Riedel父子,问他们愿不愿意重操旧业,当然,前期投资全部由Daniel来垫付。就这样,在老人的帮助下,1956年,千恩万谢的Riedel父子重操家族旧业,这个拥有200年历史的玻璃家族宣告复活。

很遗憾好心的Daniel老人没能看到这一幕,1956年1月又一个寒冷的冬夜,老者与世长辞。

到这儿可以说了,这个超级好心的Daniel老先生,不光是促成Riedel复活的投资人,也是Claus本人的大恩人。他姓施华洛思奇(Swarovski)。对,就是如今全球驰名的水晶玻璃生产商施华洛思奇的创始人。

Daniel Swarovski
Daniel Swarovski

我总觉得这两家应该啥时候合作出一款杯子来纪念这段往事……然而并没有看到……

04|现代酒杯诞生了

新的玻璃工厂依照传统继续叫做Riedel……

不过父子两人的矛盾也随之出现,魔法师Walter Riedel是工业玻璃的天才,他希望生产美观耐用,便宜量产的大批量水杯。而Claus,不知道是不是觉得昔日家族便是被父亲的工业奇迹所累,他更欣赏施华洛思奇的做法——把水晶玻璃做成更为优雅精致的艺术品。父子两为了新的工厂究竟走哪条路发生了分歧。

别激动,故事没按照套路发展,这一次玻璃行业的天才Walter让步了,他决定相信儿子的做法。Claus Riedel可以把重生的Riedel玻璃厂全部的精力,放在生产高档酒杯上。

当时欧洲虽然有传统的高脚酒杯,但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形制完全不同,更注重器皿本身的色彩。通常高档的酒杯选择厚重的彩色玻璃,繁雕重绘以凸显酒杯本身的华美。

20世纪初的“高端”高脚酒杯
20世纪初的“高端”高脚酒杯
20世纪中期,动物雕花水晶酒杯
20世纪中期,动物雕花水晶酒杯

Claus的想法与主流截然相反,他敏锐的发现比起战前流行的重装饰风格,如今的人们更喜欢简洁但充满设计感器物。同时在品酒时,人们对酒杯提升口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于是,在1961年,Riedel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套轻薄通透,舍弃了一切纹路和装饰的现代品鉴酒杯,也就是如今最常见的红、白、起泡酒三件套。在产品宣传册上,Claus这样介绍:“这是第一套为了凸显每款葡萄酒的风味而被设计出来的酒杯”。

Claus Riedel推出的前两个系列,左侧3个杯子就是1961年的第一个系列
Claus Riedel推出的前两个系列,左侧3个杯子就是1961年的第一个系列

1973年,Riedel推出了他的手工酒杯Sommeliers系列,通过大量酒杯和品鉴的相关研究对比,Claus分析出了如何通过杯口的弧线和倾角来影响品酒体验。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和家族下一代成员,他的儿子Georg Riedel雄心勃勃的要为不同风格,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的酒款设计出最适合的杯型。

其实在那个时代,很多酒评家和葡萄酒从业者也都对传统酒杯做出了改良。但凭借家族传承的技术和设计能力,Claus Riedel最终取得了其他人难以比拟的成功。

Claus Riedel
Claus Riedel

Georg Riedel后来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成为家族第10代掌门。他在世界各地举办品杯会,现场示范不同形状的酒杯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这些新奇的酒杯就此征服了欧美的葡萄酒爱好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Riedel和旗下的几个子品牌几乎独霸了精品酒杯市场。

2004年,Claus Riedel去世。

05|结语

如今,酒杯市场早已不是Riedel一家独大了。每过几年,总会有一两款同样轻盈精致或者性价比很高的新兴品牌进入我的视野。反而是近几年极简主义兴起,不少爱好者甚至酒评家都提出新的观点——比起自己搜满一柜子高矮胖瘦的杯子,没准你只要一两款足够好的杯子就足够了

Riedel Glass部分产品
Riedel Glass部分产品

但不管酒杯如何变化,不管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牌子。当我们拿起一个赏心悦目、晶莹剔透的高脚杯,小心翼翼的捏着杯柄而不是杯肚时别忘了——这一切现代品酒的仪式,其实都来自当年那个在寒风中跳下火车的人。

06|彩蛋

文献可查到这个家族的第一代成员Johann Riedel,1723年死于山贼之手,当时他带着一大包做生意挣来的金币,独自一人穿越波西米亚森林。

第三代Johann Riedel,巴伐利亚子嗣战争时期迎着战火继续烧制玻璃器皿并且亲上前线贩卖,一时成了普鲁士边境上的传奇人物。

第六代玻璃之王老Josef Riedel,36岁时因为妻子早逝不甚悲痛,举家从伤心地,欧洲玻璃重镇伊泽拉山脉搬去波兰,差点因为缺乏燃料而停窑。

第九代Claus Riedel,21岁时完成了越狱……

这个家族的人,似乎天生没有何谓风险的概念。他们中有的人因此功成名就,有的功败垂成。所谓冒险精神和鲁莽作死,背后真正的差别可能只有运气。

作为玻璃世家,这个家族格言很有意思——

“把火撩旺,灰什么的别管了”
“stoke the fire, don’t save the ashes”

王鑫

前知味副主编,正在攻读WSET四级,ISG国际侍酒师协会中国早期学员之一。喜欢以轻松愉快的言辞与人分享葡萄酒中的乐趣。教授并主持过各类葡萄酒课程及品鉴会,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毕业于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的全部文章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