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自诩为古老的葡萄酒酿造国家,并将其历史追溯至十六世纪。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酿酒葡萄藤(品种学名vitis vinifera)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出有品质的葡萄。但找茬的人指出这些西班牙葡萄品种在当地已经所剩无多,除了可能还有一些神秘的派斯葡萄(païs)和麝香葡萄。
十九世纪中叶,智利才又掀起了第二次引种热潮,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佳美娜(Carmenère)等法国品种取代了之前的西班牙品种。真正属于智利葡萄酒的历史始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圣地亚哥周边兴起了一些葡萄园。正如当地葡萄酒评比大赛组织者 Baudouin Havaux所述,那时的道路状况还很糟糕,适宜的气候让葡萄园在圣地亚哥周围自然发展开来。90年代初期,智利葡萄酒以美国酒评家的口味为标准进军国际市场,出口的葡萄酒以过熟的葡萄为原料,经过全套浓缩工序,最后在新木桶中成熟,芳香馥郁,极受欢迎。从此,智利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国。
未嫁接过的葡萄藤
智利最有名的品种当属佳美娜(Carmenère)了,这是来自波尔多的品种。根瘤蚜虫灾害之后便再也没在法国被重新种植过:如今,人们仍可在圣爱美隆(Saint Emilion)的特里亚农酒庄(Château Trianon)以及布尔丘产区(côtes de Bourg)找到它的些许踪迹。除此之外,智利还种植一些其他的法国葡萄品种,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以及长相思(Sauvignon Blanc)。与西班牙和北非一样,智利的葡萄园也位于北纬32°至38°之间,但气候更为凉爽清新。
1994年,智利划定了5个法定大产区,首都圣地亚哥北面的阿塔卡玛(Atacama)和科金博(Coquimbo)大产区,都因其鲜食葡萄和“皮斯可”烈酒(当地产自麝香葡萄的一种白兰地)而著称。最著名的大产区是圣地亚哥附近的阿空加瓜产区(Aconcagua),以阿空加瓜山谷和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山谷闻名于世。这片产区更为凉爽的气候更擅长于酿造白葡萄酒。而中央山谷大产区(Central Valley),与其子产区如 库里科谷(Curicó Valley)和麦坡谷(Maipo Valley),与安第斯山脉另一侧阿根廷的门多萨(Mendoza)的葡萄园可以直接拿来比照。由柑曼怡利口酒(Grand Marnier)创始人所有的卡萨-拉博斯特(Casa Lapostolle)酒厂在空加瓜省(Cochalgua)酿造出了智利最好的葡萄酒之一 —— Clos Apalta。
由于根瘤蚜生性怕水,密集而系统的灌溉使得智利葡萄园免遭它的侵害,因此智利的葡萄藤总体上都是未嫁接的品种。作为地区首席顾问的 Patrick Valette曾在圣爱美隆的帕菲酒庄(Château Pavie)工作过。他表示:“我认为这(不做嫁接)是个错误。我种植的葡萄藤全部做了嫁接。我可不想再经历一次美国加州的悲剧。”他说的是20多年前也像今天的智利一样轻视根瘤蚜虫潜在危险的加州,结果遭遇了毁灭性的损失。
如今的智利葡萄酒定位于何处呢?这在布鲁塞尔世界葡萄酒大赛上便可见一斑:每年都有特别为智利葡萄酒设置的环节。最近一届的比赛在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Concepcion)举行,品酒会带来了十足的惊喜:讲究橡木桶味和浓缩工艺的“果酱风格葡萄酒”退出舞台,让位于口味清新的“果味风格”。后者更着重于均衡不同葡萄品种带来的独特口感。长期作为领头羊的佳美娜葡萄(Camenère)在欠成熟与过成熟之间很难找到新的定位。而赤霞珠葡萄(Cabernet Sauvignon)则登上顶峰,酿出了非常经典的葡萄酒。以厚重口感和橡木桶味为特色的霞多丽葡萄(Chardonnay)也在深度、浓度和平衡度上取胜。人们已经开始努力在这里寻找最优质的风土。像干露酒庄(Concha y Toro)等这样扎根于圣地亚哥附近的大公司,也开始向南部更凉爽的比奥比奥地区(Bio-Bio)探索适宜的风土。
智利唯一的弱势,是没有像阿根廷那样享受美酒佳肴的传统。智利国内的葡萄酒消费量极小,其中超过80%的消费还集中于廉价葡萄酒。葡萄酒必须在全民饮品“皮斯可”(和啤酒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出口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后,智利应该继往开来,用更纯正的葡萄酒来开创和征服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