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都清楚,如果非要喝掉一瓶年轻的优质葡萄酒,那有必要在喝之前把酒倒在醒酒器或杯子里,让酒接触空气,这个过程称为醒酒。
尽管听上去简单,什么酒该醒,该怎么醒,却是很多爱好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而在所有关于醒酒的讨论里,关于意大利酒如何醒的讨论是最让人困惑的——这个国家不仅酿酒历史够久,优质红葡萄酒的陈年潜力也够好,和那些“年轻时就很好喝”的新世界名家相比,相当多意大利好酒有可能在年轻时出现“封闭期”:果香被封闭住,醇香却没发展出来,闻起来暗哑无光。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只要在网上比较活跃的网商买好一点的意大利酒,消费者都会热衷的讨论这家在当地是新派还是老派?买回去要放多久?要不要用醒酒器?醒酒时间应该多长?在酒杯里醒还是拔掉塞子瓶醒,还是丢到醒酒器里……专业论述某类意大利酒如何醒的文章更是颇受专业爱好者喜欢。
不久前,我去了两趟意大利,而且还是在很短时间内去了两趟……从南部的Taurasi,Puglia……再到北边的Valpolicella和Barolo,这趟旅程里好的意大利酒可是真没少喝:
Marchesi di Barolo “Cannubi”2011,
Biondi Santi Annata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07,
Mastroberardino Radici Riserva 2007,
Masi Riserva di Costasera Amarone 2009,
Rivera IL Falcone Castel Del Monte Riserva 2009
……
如果列下去,我可以开出一张长的单子,都是些品质精良,让我难忘的作品。而让人有点抓狂的是,所有酒庄在提供他们的这些佳酿时,都不做任何醒酒……
刚上市?开来喝!很年轻?开来喝!酒处在封闭期?吃饭的时候开来喝!
当我问意大利人为什么不醒酒换瓶时,他们总是惊讶的看着我。“醒酒换瓶?为什么?你又不是在喝老酒……”老年份酒会有较多沉淀在底部,为了避免影响美观,会先把酒液换到一个小肚的醒酒器中,我们把这个叫“换瓶”——但是和新年份醒酒相反,这个流程中要尽量避免接触空气,以免破坏已经很脆弱的老酒。
而当我向他们解释醒酒,讨论侍酒问题时,大部分酒庄都毫不犹豫的表示,“醒酒”这件事被严重高估了——要么喝陈年的酒,要么喝年轻的酒,其实都不必醒,醒酒本身也没法改变一款酒的品质。
这种统一的和与国际惯例截然相反的态度,着实让我吃惊不已。直到一次我们被酒庄款待,带大家一起去附近小镇吃一顿“标准的晚餐”,我才终于明白真正的原因……那顿饭从晚上8点我们坐在餐桌上吃点面包垫垫肚子开始,到半夜1点侍者走过来问我们谁想喝咖啡为止,我们一共吃了五个小时……
意大利当地的朋友请客吃饭,她说“咱们9点才坐下,如果11点之前让你看到甜品,那就是我招待不周了~”一起参加酒庄晚宴,同行的朋友已经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庄主还兴致勃勃的问大家“饭后要不要再来杯grappa果渣白兰地?”
面前酒杯里的佳酿,随着时间推移,从封闭生硬到香气初绽,再到最后浓郁芬芳。过去意大利人总说美酒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一直到真的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才明白,对意大利人民来说,他们吃饭的时间,已经足够一瓶酒自己在杯中绽放了。
在一家意大利小酒庄里,庄主跟我说的一段话令人终生难忘,“如果你醒了酒再喝,也许酒醒过会变得很好,像是一幅名画;但我们喜欢开了酒慢慢喝,一直喝到酒渐入佳境,这可是一部电影啊!”
在你入手一瓶并不熟悉的佳酿,苦恼不知如何欣赏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去查找资料,看看其他饮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决定是不是要醒酒。不过,也不妨学学意大利人的做法,准备好大酒杯和美味的食物,叫上好朋友,然后一起慢悠悠的从下午7点开始吃个4小时的慢餐,等着葡萄酒在你杯中从封闭变得丰满,从艳丽再到衰退,像看电影一样欣赏整个过程,而不是只看到那可能稍纵即逝的最美瞬间。
当一支美酒开启,你已经在享受生活了,何妨喝得慢些,享受得久些,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