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学习葡萄酒的时候,英国来的老师曾经讲过一个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威胁的段子——
“几年前伦敦WSET4级的一场考试中,有个考生在盲品卷上写下了教材上所有的香气类型。那时候的考纲,香气对了加分,错了不扣分。所以按规定应该给他全部分数。这是明显的作弊,但也是制度漏洞。协会想要给这个学生挂科,但这个身为跨国银行总裁的学员表示, 这么做的话他会起诉WSET。”
“我们几个老师考虑再三,这么答复他‘这部分我们一定会给你零分。也欢迎你去法院告我们,而且我们相信你会胜诉。但如果你这么干,我们就告诉杰西斯·罗宾逊(当时她是WSET名誉主席)你的4级是作弊得来的。你要试试吗?’”
于是这位总裁老老实实的接受了0分……
不知道老师讲这个故事到底是希望我们认真答卷,还是诚挚的威胁……但葡萄酒行业里,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没听说过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何许人也。凡是打算在这一领域做出专业建树的朋友,恐怕都会读过她所撰写的《世界葡萄酒地图》和《牛津葡萄酒辞典》,或者至少浏览过其中部分内容。
她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葡萄酒行业多个领域有所建树,百科全书式的专业学者。同时,在唯一能够与她隔空较劲,一争高下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宣布退休之后;在全球眼光来看,她也成了如今当之无愧的最有影响力,也最权威的酒评家。尽管她个人多次表示,她更喜欢被看作是葡萄酒作家,而非评论家。
她非凡的成就由何而来?这位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葡萄酒世界的女王是如何炼成的。
终生级学霸
估计所有熟悉杰西斯·罗宾逊大师的人都会由衷的感叹说,她真是学霸。
她于1971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用了三年时间获得了数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在厌倦了无趣的文书工作后,1975年年底,她转行做了第一份与葡萄酒相关的工作,英国《葡萄酒与烈酒贸易》月刊的助理编辑。
那时候她还没有任何葡萄酒的专业知识,负责面试的主编还说“我们这里只招两种人:一种是专业记者,我们之后要教他们葡萄酒专业知识;另一种是葡萄酒专业人士,我们之后教他们如何写作。而你,两方面都不会……”
然而,在那之后只过了两年,她就以当年最高分数拿到了WEST 四级Diploma的文凭,这几乎是当时贸易行业以外的人能拿到的最高证书。葡萄酒行业的最高头衔“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在6年之后,才开始面向贸易行业外的人士开放考试。猜猜看谁拿成为了受惠于此项改革的第一位大师?——还是她。
真正让人拜服的是,她不仅在大学和事业起步初期就是学霸,直到今天,在她从事葡萄酒写作的40年至今,她都是学霸……
“在我刚刚开始葡萄酒写作的时代,人们还在为白葡萄酒疯狂,他们热衷于一个冷门的新兴葡萄品种——霞多丽(现在种植面积最广阔的白葡萄品种)”在一次采访的时候,她这样开玩笑说“或许这能让你意识到我开始写葡萄酒是多少年之前了。”
在过去40年,葡萄酒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过去从未被人注意的产区变得越来越兴盛和重要,越来越多的冷门品种被重新发掘,在全新的天地里发挥作用。而她依然在行业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自1988年受到邀请以来,她一直负责编写《牛津葡萄酒辞典》这本巨著。并且不断为其添砖加瓦——如今的第四版仍然是全世界每一个攻读WEST 四级Diploma的学员必读的课本。更别提,她每年都会出版或者修订她其他几本同样重要(也同样厚重的)“砖头书”。
打破不合理的“常规”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这种顶尖的葡萄酒专家早年都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可惜现实却恰好相反,被称为“葡萄酒皇帝”的帕克年轻时只喝可乐,而“女王”情况也类似。
她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只有45人的乡村里,家族并没有品鉴葡萄酒的习惯。杰西斯还记得当时家里人会点的两种葡萄酒,一种名叫“苏玳(Sauternes)”,产自西班牙的劣质甜酒;以及一种称为“赖司令(Riesling,和雷司令发音不同)”,充满人工香精气味的斯洛文尼亚散装酒……她真正品尝可口的葡萄酒还是大学时代——在学院的食堂里。
她在牛津就读的学院圣安学院(St Anne’s College)拥有相当不错的葡萄酒窖藏,供学院师生就餐时享用。正是在这样的学院晚宴上,本就热衷美食的大师第一次享受到了美酒带来的乐趣。时至今日,她仍然会带队参与每年一次的“牛津vs剑桥”盲品比赛。
她曾经提到过,大学时代记忆最深的一瓶酒,是当时男友请她品尝的一款1959年Chambolle-Musigny,“那支酒点燃了我对葡萄酒的兴趣。”
在她开始动笔的时候,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和饮食相关的领域属于上流社会之外而不被待见,而葡萄酒更是完全由男性主导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异军突起的杰西斯·罗宾逊大师第一次被报道,是以叛逆女孩(hippie girl)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在葡萄酒领域的40多年里,她不断的打破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规则”。率先将精力投入到电视和网络中,拿到了数个曾经只属于业内人士,甚至只属于男性的荣誉。她还致力于提升女性在行业中的地位。同时,她的文字也记录了无数产区和酒庄从籍籍无名到闻名天下的过程。
她的启示
如果你经常阅读大师的文章,比如自1990年开始她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上每周更新的葡萄酒专栏,你就会发现那种字里行间满溢而出的热情。她的文笔充满老牌英国的戏谑精神,对葡萄酒专业知识和相关典故信手拈来,对行业里的各种“黑历史”的爆料更是娴熟。她对大名庄的瑕疵直言不讳,挖苦起来妙语连珠。
她是女王的葡萄酒顾问,但同时也积极在电视媒体和网络上开设面相大众的课程,面向大众开始免费的葡萄酒专栏。作为最有影响力的酒评家,她却始终相信读者应当有自己的评判。用她的话说,这一生都在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让他们能对每支葡萄酒都有独到的见解。
同样,她认为百分之百专注,准确的品鉴仅仅满足了葡萄酒评论者一半要求。真正让她赢得读者信任的,是持续、努力以及精准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