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喝酒的时候,我特别怕别人问“你觉得这个酒怎么样”,大多数情况下,我只会说俩词:好喝/不好喝。在对方灼灼逼人的目光下,我又学会了第三个词:好香…
后来,我发现大家有好酒都不喊我了!岂有此理,难道仅仅因为2000块的酒和200块的酒我评价起来一个样,友情就不在了吗?(朋友:2000块的酒啊,就一句好喝,喝酒不规范,亲友两行泪。)
可是仔细想想,真的是我们喝不出酒的差别吗?很多时候,你觉得有千言万语在嘴边,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别担心,品酒速成班开课了,只需三步,包你变身酒圈徐志摩。
第一步:学一些关键词
当你在品尝一支酒时,先要搞清楚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价它,通常我们会从这5点入手:单宁、酸度、酒体、香气和结构。
单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涩”。它来自于葡萄皮、梗,以及陈年葡萄酒的橡木桶里。除了通过涩感描述单宁总量的高低,我们还会用一些词来描述它的质量,比如生涩、扎实、粗糙、细腻。
酸度是我们考虑的第二个方面,如果这支酒的整体口感是平衡的,可以选择褒义的词汇来描述,比如清新、活跃、爽脆、内敛。反之,若酒的香气不足,酒体失衡,则可以说它的酸度尖锐、松散、呆板、乏味。
酒体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其实它就是葡萄酒本身在口中体现出的厚重感。口感越浓郁,酸度越低,酒精度越高的葡萄酒,酒体越厚重;口感越清淡,酸度越高,酒精度低的酒,酒体就越轻盈。描述酒体的词最好记了:纤细、圆润、丰厚,仿佛在说自拍里的我、现实的我、过完年的我……
描述香气往往让刚入门的同学害怕,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难。这里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红葡萄酒常常具有红色莓果的香气,白葡萄酒更倾向于用绿色水果来形容,如果青柠、青苹果、梨等,而在橡木桶里的岁月沉淀则会来带来杏仁、巧克力、蘑菇等风味。想要潇洒的脱口而出好几种香气,除了多喝多品,或许可以考虑多逛逛果蔬店?
结构则是最玄的,也是所有品酒词里最能“唬人”的。什么是酒的结构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当你品尝一块抹茶芝士蛋糕时,茶的苦涩、芝士的咸鲜和奶油的细腻在舌尖交融,富有层次。又比如,你在音乐厅里欣赏交响乐,经过处理的声音如潮水般从四面涌来,这时你能体会到声音的立体感。品尝葡萄酒就像这两者的结合,当各种风味纷至沓来时,它在口腔里也会呈现出这种接近立体又富有层次的结构感。描述层次感的词听起来更像是描述艺术品:精巧细腻、纤细高雅、连绵不绝、小巧玲珑。
熟读并背诵以上关键词,一句“好喝”就可以进化成“单宁细腻,有着明亮的酸度,非常多黑李子和酸红果的味道,余味较长,富有张力”,相信此时的你已经可以游刃有余的应付大部分场合了。
第二步:加一点真情实感
喝酒从来都不该是一件过于理性的事情,因此用上面这些词语来形容未免有些冷冰冰,像是做答考题、做作业。想要不落俗套,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都不妨加入一点想象力、一点真感情。
比如单单一句“单宁细腻”就很普通,“单宁细腻顺滑,如天鹅绒一般”,就很有画面感了。“具有矿物质的甘甜感”听起来一本正经,加上一句“如饮山泉”,就让人联想到清冽而通透的酒体。
描述香气时我们也可以结合生活。一个朋友曾用“下过雨后空气里的泥土味”和“老家焚烧麦秸秆的烟味”来形容不喜欢的酒,虽然没有尝到它的味道,但这种描述立刻让酒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之前喝到过一款气味独特的酒,那颇具个性的“怪味”让人难以描述,这时有人突然说:诶,有点像螺蛳粉!大家立刻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菜肴的味道是众人皆知的,有些形容方式则显得旖旎许多。比如香水。“这款酒的香气,是不是和你女朋友香水的后调有点像啊!”“是哦,你这么一说…哎!我觉得自己头上有点绿!”
第三步:自信,自信,自信
哪怕只会说一句“好喝”,也要昂首挺胸,铿锵有力,眼神坚定!怎么,说好喝错了吗?难道这酒不好喝吗?长此以往,久而久之,你的朋友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对啊,这酒的确好喝,我对他要求这么多,是不是太过分了?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依旧学不会,那绝对不会是上学的时候语文没学好,还有最后一个可能:喝酒的时间和地点不对!
比如许久没有出现的李大猫同学,他说自己钟爱晚上十点喝酒,不是因为美容养颜,而是此时他的思绪如脱缰的野狗,感想如泥石流般汹涌。他总想找个姑娘分享内心的震动,但,呃,姑娘们好像都睡得比较早。除此之外,他还热衷浴中奇思,分24期免息购买的音响里循环着大提琴演奏的巴赫G大调协奏曲,灯光摇曳,水汽氤氲,在这样的氛围里喝酒,说句什么不是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