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去长辈家里做客,晚饭已毕,突然被问起“去年你送来的酒一直没舍得喝,什么时候拿出来喝掉吧?”在知道这几瓶葡萄酒已经在普通的收纳柜后度过了一个寒暑,我只能遗憾的建议“过了夏天不好喝了,拿来烧菜吧”。对方不由得一阵愕然,“可是我看过,背标上写着保质期15年啊…”
现下葡萄酒的中文背标造成的误会,可能还比带来的便利更多。一方面,确实还有个别酒商喜欢打打擦边球,但有时也是咱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之下,无奈的做法。知味这篇文章就来讲讲葡萄酒背标的信息怎么看。
先说说有哪些背标上的信息可以不用较真吧。
葡萄酒中文背标上最不实用的信息就是保质期。基本上常见的葡萄酒,其中文背标上都会注明保质期,大多写着10年到15年。但这个度量实际上是由于国家旧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类外包装的强制规定,而非是对葡萄酒陈年能力的体现,更不是实际上葡萄酒在食品安全角度上保存能力的上限。其实早在2004年,国家新的有关规定就已经着手取消10度以上的任何酒精饮料对保质期的规定。但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顺利通过各个审查流程,也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不少酒商还是习惯性的继续标注一个意义不大的数字。
从葡萄酒本身的陈年能力上来说,大多数酒其实都是为了上市后一到两年内喝掉,远达不到保质期所说的寿命;即使具备10-15年陈年能力的葡萄酒,如果不注意保存条件,也会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变得不再好喝。相反,对于一些顶级葡萄酒,只要没有因为不当的保存而夭折,可以轻松度过20-30年甚至更长久的岁月。
另一类意义不大的信息就是由酒庄或进口商自封的称号和获奖信息。
中国对外包装中文背标的审核,要靠进口商提交相关材料来证明。比如说,一个进口商希望在酒标背面写上荣获某场大奖赛金奖,那么他要递交一份材料,通常也就是获奖证书。但这份证书,应由进口商和国外的酒庄“整理”提交。但是不管是从成本上还是效率上,政府不可能对背标上的每一句话都去专门咨询行业专家予以核实,因此这个领域打擦边球现象通常很严重。比如“老藤”,“特级、顶级、珍藏级”“精选、特酿、贵族”等缺乏严格规范定义的称号并不少见。如今国家对这方面管理越来越严,绝大部分还称号还是名副其实、有其出处的,尽管越来越少,但还是偶尔有进口商靠牵强附会来蒙混过关。
另一个可以打擦边球的地方是葡萄酒的中文名称。
比如有个别酒商喜欢在自己销售的廉价甜酒的中文名称中加个“冰”字,希望大家联想到“冰酒”(请参考知味什么是冰酒?为什么冰酒卖得贵?一文”好自抬身价,甚至在销售时干脆借此鼓吹自己就是冰酒。同样的还有名字里和一些知名酒庄攀亲戚,比如“latour”在法语里是“塔”的含义,波尔多一级名庄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也没有将此注册为商标,因此大多数名字里带有“latour”或者“la tour”这一词的酒庄在进口时,都会效法拉图,音译做“拉图XX”或者“XX拉图”。在这其中,既有像不多见的法国国有的酒庄——白塔庄园(Chateau La Tour Blanche,国内也译作白拉图),和拉图嘉利酒庄(Chateau La Tour Carnet)这样品质卓越,声名在外的名家,也有非常廉价,纯粹为了攀亲戚来的酒庄。不止拉图,其他顶级名庄也都有类似遭遇,总有其他酒喜欢在名字里套一个和八杆子打不着的名庄,希望攀攀亲戚。
下面这支是传为笑谈的奇葩假酒——“广东康帝”(Guangdong-Comti),哈哈:
最后,目前常见的背标上关于成分的描述通常有两种:一种是“100%葡萄汁”(还有比如写葡萄原汁,天然葡萄汁),另一种是“葡萄汁,二氧化硫”。其实从实际来看,两种背标并无法表明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是否添加二氧化硫,而且即使不添加二氧化硫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也会天然产生二氧化硫。这一点,欢迎查看知味早期的文章《葡萄酒里的“硫”并不可怕》来了解。当然,笔者特意咨询了质检部门,如今“100%葡萄汁”这种描述已经很难通过政府的外包装预审,这类类似“无添加剂、纯天然”的误导应该很难再见到了。
下面是一枚规范、专业,没有夸张信息的背标。说了这么多不可靠的,哪些背标内容非常可靠呢?
1. 进口商和代理商的名称——留意那你喝到后,觉得背标所言非虚,内容真实,且口味满意的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并记住他们,在将来的消费中信赖和认准他们的品牌。
2. 罐装日期——如今进口商必须提交关于葡萄酒的真实罐装日期,尽管过去进口商可以自编,但现在对罐装日期的审核变得越来越严格。通过罐装日期和葡萄酒年份的差异,你可以大致判断这款酒在橡木桶中陈年时间。比如上面这支2000年份的酒在2002年7月12日装瓶,那么从葡萄酒大致入桶的时间2000年11月倒过来推算,这支波尔多列级庄的桶陈时间差不多是20个月——出色的波尔多列级庄桶陈时间一般都在18个月以上。
3. 真正保险的,还是相信你的舌头,不管是无心让背标出现了错误,还是刻意为了忽悠消费者做了伪装,只有酒好喝才是硬道理。不管背标说的天花乱坠,不管名字是不是叫“拉菲木桐玛歌”,如果你喝到觉得难喝,那么下次都不必再买。平时多看看我们的文章,会给大家提供各方面学习葡萄酒的信息和高性价比酒款的推荐,多喝多记,不是没有捷径。像那句拉丁语箴言所说的:
“In vino veritas,真相杯中寻。”
相关阅读:
用这些方法鉴别假酒,卖酒的就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