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拜访铁瓦龙酒庄(Domaine de Trévallon),我就被这类“体制外”酒庄下了蛊,接着又跑去参观蓝橡树酒庄(Domaine Chêne Bleu)。这两家的共同点在于,第一、虽然葡萄园地理位置符合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纳入AOC的正式编制;第二、酒庄主都是跨行业的空降兵,在旧势力强大的法国葡萄酒届闯出一条新路。
说到路,从我家去蓝橡树酒庄的路艰险如西天取经。谷歌地图和蓝橡树的关系明显破裂了。我跟着谷歌导航,一头就扎进了深山老林,在手机信号摇摇欲坠的荒郊野岭艰难前进。行驶在此起彼伏的砾石路上,我心想,蓝橡树酒庄要是不拿点儿干货出来,怎么对得起我这一路的轮胎?
在法国,如果说那些动辄百年基业、五代传承的酒庄是常备正规军,那么像蓝橡树这样的新秀就是特种奇兵。毕竟,这家2006年才开始酿酒的酒庄已经(在价钱上)碾压了同产区的左邻右舍。
蓝橡树酒庄的创始人是Xavier Rolet先生。1993年,他买下了荒废已久的Domaine de la Verrière庄园,包括一座几近废墟的农庄和周围100多公顷的土地,从此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复兴之路。
不过,大家可不要擅自把蓝橡树升华成一个励志故事。收购葡萄园之前,Xavier Rolet已经是一枚社会精英。有多精英呢?他的职业生涯起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他的职场导师是Robert Rubin,即后来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他目前的本职工作是伦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

此处容我拉个关系啊。算起来,Xavier Rolet还是我的校友呢。他买下Domaine de la Verrière以后,专门请了一年假在叙兹拉鲁斯(Suze-la-Rousse)的葡萄酒大学读了一年葡萄酒专业,可以说是我的大师兄了。
事实证明,我大师兄不光会选股票,挑农田的眼光也很毒。葡萄园坐落于蒙米拉伊花边山(Dentelles de Montmirail)侧翼,地势较高,海拔550米。这点高度貌似很平凡,但世间的道理向来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要知道教皇新堡的海拔只有120米,550米在整体平坦的南罗纳河谷有资本傲视群雄了。

这里拥有其他酒农艳羡的昼夜温差,夏季白天温度可达35℃以上,晚上骤降到15℃。这也是为什么蓝橡树酒庄一开始只有歌海娜(Grenache)和西拉(Syrah)2个红葡萄品种,而缺少GSM混酿中的M,慕合怀特( Mourvèdre) ,因为慕合怀特在这里很难完全成熟。直到最近,酒庄才实验性地种植了一小片慕合怀特。

酒庄采用精细耕作(Viticulture de précision),葡萄园被分为20多个小地块,不同地块依据土质、坡度、朝向等不同风土条件,种植不同的葡萄品种,并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举个例子,这里整体气候干燥,需要经常除草,以免杂草与葡萄争夺水分,但是,酒庄门前的这块地位于山坡下的谷底,水分充沛,因此特意隔行植草以平衡水分供应。

收葡萄时,不同地块的葡萄也会分开采收,然后在酒窖中单独发酵、单独陈酿,最后才调配在一起。
蓝橡树酒庄采用生物动力法配合有机种植管理葡萄园。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生物动力和有机都不是新鲜事物了。此时又要援引“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定律了。今年9月22日,巴黎爆出个大新闻,一群农民跑到香榭丽舍大道抗议示威,闹得沸沸扬扬。原因是法国政府要禁止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农民认为这会增加法国农产品成本,降低竞争力。所以你看吧,有机概念看似搞得如火如荼,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并不是所有人的觉悟都那么高。
跟很多生物动力法的酒庄一样,蓝橡树也会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做法。每年春天,葡萄发芽之时,酒庄会在葡萄树上喷洒蜂胶溶液来预防葡萄白粉病(Oidium)。我到现在也没弄懂其中的科学/哲学/神学原理,反正不明觉厉吧。
当然,有机并不意味着不使用化学药剂,著名的波尔多液(硫酸铜)就在有机葡萄园中也广泛使用。如果春夏季来法国酒庄参观,你可能会看到葡萄叶子上有星星点点的亮蓝色,这就是波尔多液,因为铜离子呈蓝色。

波尔多液不光保护葡萄,还造就了蓝橡树酒庄的吉祥物。2005年夏天大旱,酒庄葡萄园边上的百年橡树干枯而死。枯树本来是要砍掉的,但普罗旺斯艺术家Marc Nucera开了个脑洞,向庄主建议把它做一个艺术品。他把橡树通体喷上高浓度的蓝色波尔多液,“蓝橡树”就这样诞生了,后来自然而然成为葡萄酒品牌的名字。

我们的向导Bryan说,每次接待访客时,他都请人家猜猜蓝橡树为什么是蓝色的,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猜对。顺便说一句,Bryan是美国加州人,在法国商校毕业后,就留在蓝橡树酒庄工作。他的法语流利到同行的法国人竟然没听出他是外国人。

葡萄园虽说1993年就买下了,但收成一直送到附近的酿酒合作社,酒庄并没有自己酿酒,直到2006年新酒窖建成,才开始出产第一个年份。
我对蓝橡树的酒窖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当初修建酒窖时,酒庄曾放出话来“我们的酒窖要能配得上我们野心的高度”(Nous devions construire une cave à la hauteur de nos ambitions)。我怀着仰视的心情进了酒窖,然后就懵了,里面一马平川,酿酒罐的开口就在我们脚边。说好的高度呢?

其实,蓝橡树的高度是向下延伸的,这是一个重力酒窖。什么意思呢?一般酒窖都是单层建筑,所有酿酒设备放在同一平面上,葡萄汁、葡萄酒等液体在容器之间转移需使用水泵抽取。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葡萄酒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风味物质流失、接触空气造成氧化等。而重力酒窖则将不同环节的酿酒设备(破碎、压榨发酵、陈年、装瓶)以阶梯状放置。

通过重力作用,让葡萄汁、葡萄酒等液体从上一个酿酒环节的容器里自然地流到下一环节的容器里,避免外力作用和氧气侵入对葡萄酒造成不利的影响。
蓝橡树酒庄坐落在一个微微倾斜的山坡上,天然适合修建阶梯型的重力酒窖,真是祖师爷赏饭吃。

蓝橡树的酒窖分为4层,共12米高。
第1层用于处理葡萄。葡萄全部纯手工采摘,放入10公斤小筐送进酒窖,在这里经过二次筛选、去梗和破碎后,凭借重力掉入下一层的发酵罐内,以保证葡萄果实的完整性。


第2层是两排锃亮的不锈钢酿酒罐,大小各异,以方便不同地块的葡萄分开发酵。

发酵完成后,酒液就自然流入第3层的大橡木桶陈酿间。

第4层则是小橡木桶陈酿酒窖,我们参观的时候,还赶上顶棚坏了正在维修。

加州小哥慷慨地打开橡木桶盖,请大家闻桶中正在陈酿的葡萄酒。

整个参观过程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大家纷纷上前,排队趴在橡木桶上闻香,当时的场面有一种修仙真人吸取天地精华的即视感。

我们闻的是2015年的西拉和歌海娜,是酒庄2款旗舰酒Abélard 和Héloïse的配方。

加州小哥介绍说,这两款酒有漫长的陈酿过程:6个月的水泥酒窖,18个月的小橡木桶,然后依据一定比例调配后,再经过2年的水泥酒窖陈年和2年的瓶中陈年。
下面是各位考证同学的福利时间。蓝橡树酒庄还设有WSET培训,在城堡的密室里听课。

品酒室在城堡最深处一个完全没有窗户的房间,关了灯就能货真价实的“盲”品。

只是有一点,去上课时,千万不要盲目服从谷歌导航,注意分析地图,从Crestet小镇那边上山才是人间正途。
作者简介
杨乐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法国葡萄酒大学 (Université du Vin de Suze-la-Rousse)葡萄酒商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在法期间,曾跟随葡萄酒大师Matthew Stubbs MW学习葡萄酒。担任法国巴黎葡萄酒大赛 (Concours Générale Agricole )、马贡葡萄酒大赛(Concours des Grands Vins de France de Macon)及《阿歇特葡萄酒指南》(Le guide Hachette des vins)等赛事评委。目前在罗纳河谷南部酒庄工作,同时攻读WSET四级Diploma。
文 | 杨乐
编辑 | Daniela
© 知味葡萄酒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