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买便宜酒,那些要小心的坑

好了,马上价格血拼的双十一即将到来。在大家现在网购物车里塞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收一些便宜好喝的葡萄酒?

许多葡萄酒商家当然也不会错过双11大卖特卖的好机会,但真心不是每款“打折”的酒你都可以放心的买买买哦。知味君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列举一些要特别当心的酒,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如何提防低价陷阱:

 

目录

01 | 罐装酒

02 | 欧盟区餐酒

03 | 贴牌酒

04 | 自称“水货”的酒

05 | 假酒

 

1. 罐装酒

 

罐装酒全称一般是“国内灌装酒”,指那些从国外进口散装酒浆(bulk wine),在国内工分装贴标的葡萄酒。

因为很多人觉得这是“烂酒”的代名词…所以有时候商家则自称为“原酒进口酒”或者“原汁进口酒”。当然,武断的把这些酒当作“烂酒”……有时候蛮对的。

在国际市场上,灌装酒其实蛮时髦的,早在2012年,它的贸易量就已经超过了葡萄酒贸易总量的40%。至于进口散装酒的最猛的三个国家,还是听上去还蛮懂酒的英国、德国和法国。

海运散装酒的一种现代容器装箱液袋(flexitank)的结构图,图片来源:sosuae
海运散装酒的一种现代容器装箱液袋(flexitank)的结构图,图片来源:sosuae

从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OIV提供的数据来看,这两年中国正轨进口的散装酒只占总进口量的25%,非正规渠道散装酒的占比只会更少。毕竟,散装的优势就是运费便宜和关税低。非法走私连税都不付了,何必买散装酒。

但可能是因为前几年市场上质次价高的罐装酒太多的缘故,国内消费者对罐装酒容忍度很低,动辄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说“国内进口酒70%以上”是灌的……这就尴尬了。

国内罐装技术其实蛮成熟的,实际上,如今很多国外酒庄的灌装设备还是江苏生产的
国内罐装技术其实蛮成熟的,实际上,如今很多国外酒庄的灌装设备还是江苏生产的

其实如今的灌装酒大多数价格便宜。在一些大型超市里,20元左右的罐装酒比比皆是。它们的味道也和其他20元左右的酒相差不多。因为普遍在罐装时加入较多甜味剂……尝起来还会甜一点。

 

如何识别

不少罐装酒在正标上极尽所能的模仿进口酒,一个中文字都不带,还写上诸如AOC或者AOP的产区认证和国家名,非常容易混淆。但分辨起来并不难——这些酒和国产葡萄酒一样,都会有蓝色的QS合格商标(下图中酒标右下角那个蓝色标志)。而原瓶进口酒的背标,不管是原厂的还是中文背标,都不会也不能贴QS认证。

比如上面随手在天猫找到的这一款,虽然自称为“城堡系正品原酒进口干红”,同时中文背标和英文背标还“分居两地”,搭配图上的说明,貌似想证明自己是原瓶进口的呢……但蓝色的QS生产许可,却明白无误的说明这是国内罐装。

 

这种酒怎么样?

如果是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罐装的酒款,其质量就拥有最基本质量保证,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色素+酒精”勾兑品。但因为散装酒的原料往往来自于原产国最为便宜,品质最为平庸的酒液,品质可能未必达到好喝的程度,还需要在罐装时通过食品添加剂调味掩盖瑕疵。如果你的预算在每瓶葡萄酒20元以内,而且非喝葡萄酒不可,这或许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2. 欧盟区餐酒

 

假如你买东西时看到80元一箱的“原瓶原装进口法国酒”在售,留神下这是不是“欧盟区餐酒”。

顾名思义,这就是葡萄的种植和酿造装瓶都在欧盟境内完成的葡萄酒。不嫌折腾的话,这样一瓶酒可以葡萄长在西班牙,酿酒在意大利,装瓶在法国。虽然欧盟区餐酒可以在任何成员国采购葡萄以及罐装,但就好比大闸蟹都是去阳澄湖洗澡一样,国内市场上大部分欧洲餐酒都是由法国灌装,至于葡萄,则来自于全欧洲葡萄价格最低廉的地方,质量当然好不到哪里去。

欧洲区餐酒,在法国装瓶
欧洲区餐酒,在法国装瓶

这样酿成的酒从法律规定和单证上就是法国酒。但其实产品本身,也就是把大家瞧不上眼的“中国罐装”改成“法国灌装”罢了。

 

如何辨别

法国出产的欧盟区餐酒,酒标上都会标出“de La Communauté Européene”或类似字样。购买前可以仔细检查一下,虽然这行字有时候会被印的很小,或者使用难以辨认的花体字。

 

这种酒怎么样?

如果你真的需要非常廉价的红酒,并且不在意口感好坏的话,买这种法国灌装的欧盟区餐酒,就和买智利产或者中国产的最便宜的葡萄酒一样。这种工业化生产,批量酿造的葡萄酒,不带有任何一片土地赋予的风土特色,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酿造。

正如今正因为很多人格外偏爱买法国酒,才有了如此多的法国灌装。而法国,就和全世界其他葡萄酒生产国一样,有很贵的好酒,但也有便宜的好酒,还会有不值得买的烂酒…

 

3. 贴牌酒

 

贴牌又称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在葡萄酒贸易里指进口商提出要求,国外的酒厂或者酒庄照单抓药,酿好酒后贴上进口商注册的品牌。

同一个酒厂,不同的酒标,图片来源:winefolly
同一个酒厂,不同的酒标,图片来源:winefolly

当然,在定制时,生产者还要满足当地法律。

比如要是有进口商对勃艮第的贴标酒出口商说我们老板喜欢赤霞珠,你给我生产一个用100%赤霞珠酿制的勃艮第大区级Bourgogne AOC贴个标吧,勃艮第人就要掀桌子了。

再比如,波尔多规定,酒标上如果画了城堡,那必须和酒庄真实存在的建筑有关。客户定制酒标时想画足球画老人头都可以……但客户说给我画个天安门,波尔多人就说没问题,你先出钱把我家改造成那样我才能画。(注意只有波尔多酒受这个规定约束,如果是上文提到的欧盟餐酒,那想画什么都行)

这样可以印刷,会不会被Petrus告就不知道了
这样可以印刷,会不会被Petrus告就不知道了

如今,全世界各个知名产区都有大型酒厂专门从事贴牌生产。假如订单数量够吸引人,一些名庄也乐意为他们的重要客户“定制酒标”。这给了进口商很大的自由度,“买你们当地最便宜的葡萄来酿酒”、“使用更昂贵的橡木桶”、“酒标上画个拿破仑”、“换成烫金的酒标”、“名字里给我带个lafei好冒充自己与拉菲有关”……各式各样的要求,如今都有生产商可以满足。

 

如何辨别

从专门罐装欧洲区餐酒的酒厂到几家非常有名的波尔多名庄,贴牌酒可以来自任何国家,任何产区,任何价位。

各种定制酒款,图片来源:vinivwine
各种定制酒款,图片来源:vinivwine

有的酒款会很自信的把负责生产的生产商写在正标或背标上,有的则用一行机构码或者地址隐藏的很深。对消费者来说,鉴别起来有些困难。最直接的办法可能是检查酒庄的原名(而不是中文名),看看该酒庄自己发布的信息。如果没有太多酒庄相关的信息,那么就很可疑了。

 

这种酒怎么样?

本质上,OEM葡萄酒就是常规生产的葡萄酒,不过商标和酿制时的决定权都在酒商手中罢了。这吸引了希望自营品牌的酒商,也招来了最为短视的奸商……有人希望酿出品质稳定,好喝不贵的产品来打响自己的品牌。就有人想尽可能的压低成本,再用各种花哨的包装作出不实宣传。

马莎百货非常有名的高分教皇新堡Les Closiers.其实是有当地老牌名庄,Ogier代为生产的。
马莎百货非常有名的高分教皇新堡Les Closiers.其实是有当地老牌名庄,Ogier代为生产的。

我们对贴牌酒的评价也要保持客观……酒商有了独有品牌,不想直接说“这酒来自某家波尔多的超级代工大厂,由中国人自己起名自己并设计酒标”。宣传时多夸几句溢美之词,说自己“历史悠久”“出身名门”也是正常。毕竟,不少从事OEM的超级大厂的确就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家族企业。

但如果是以虚开高价和卖酒为目的欺骗消费者的话,那就令人厌恶了。

 

4. 自称水货

 

顾名思义,水货就是未经正规渠道报关进口的葡萄酒。

关税,代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三税叠加后,光是国家税收就占到了一瓶酒价格的48%左右。对于一些单价略高的精品酒来说,这常常是钱包不能承担之重。

所以在出差或旅行期间,葡萄酒爱好者就喜欢在海外免/退税渠道买点好东西,带回来后在圈内转手分享。除此之外,常规的走私渠道当然也是存在的。

从常见的正规网上渠道无法公开直接买到水货,但当你在正规渠道购物完成后,如果突然有人用电话或者短信短信联系你,压低八度声音告诉你还有水货渠道的话,请十二万份保持警醒。

真的水货和行货相比除了便宜外,其实没有其他差别。但因为水货不开发票又无法放在台面上公开讨论,除了吸引消费者外,也吸引了不少其他人的注意力,包括假酒贩子。人总期待有一种捷径甚至无法明说的渠道,能让我们独占别人无缘的便宜,而骗子也最懂得利用这一点。

假酒酒标,图片来源:Dr. Vino
假酒酒标,图片来源:Dr. Vino

当然,怎样购买水货和是否鼓励买水货本文就不提了……不是重点……

 

怎样看?

和不熟悉的人交易,或者初入不了解的领域时,请选择最为正规、常见、透明的做法。不止水货,骗子常用的套路还包括诸如“司法罚没”“海关退货”“欠款抵押”。

另外,虽然没遇到过,但我“猜测”……那些拥有正经抢手葡萄酒,同时价格特别给力的商家…画风其实蛮高冷的……

 

5. 假酒

 

这几年,国家三番五次对假酒进行了严打,那些拙劣的假酒生产商逐渐销声匿迹了。

至于剩下的,都是些非常高明的假酒生产商……

这是一家淘宝商家的2款骑士(Chevalier)波尔多葡萄酒,当然两款都是假的。还算是纰漏较多,欢迎你找找看。
这是一家淘宝商家的2款骑士(Chevalier)波尔多葡萄酒,当然两款都是假的。还算是纰漏较多,欢迎你找找看。

过去那种连单词都能拼错,让人哭笑不得的低端假酒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以次充好、傍大款、仿冒名牌成了新一轮的热潮。许多“假酒”并非真的是产品作假,而是用上文提到的欧洲区餐酒或者国内罐装酒,冒充更受欢迎的原产国葡萄酒,甚至精品酒。

这些李鬼不仅把酒标做的像仿冒对象,有些为了骗人,连报关证书、国外获奖证书都准备一套(比如上面的两款酒,还在网上附上了证书)。除非是非常熟悉的从业人士,只想随便喝喝的普通消费者,确实很难发现破绽。

所幸的是,这类酒的单价通常很低……我见过最严重的危害就不过酒是一不留神,被家里亲戚贪便宜,促销时买了一整箱回来,还打算让我陪他们一起喝。

 

如何鉴别

我在知味写的另一篇文章《遇到这么卖酒的,要当心》里总结过以下“4个凡是和1个就算,可以淘汰大半的不实宣传,大家可以参考:

maxresdefault-6-2

1. 凡是宣传酒款来自法国最高等级AOC(或者AOP)的,通常是比较入门的酒;

2. 凡是自称“和拉菲一样”的,一般都不一样;

3. 凡是和你提“我查查扫码价XXX,送礼倍有面子”的,一般不会有啥面子;

4. 就算这款酒真的和历史名人有绯闻,并不代表一定会很贵。

对于整箱价格更优惠的酒,不论价位高低,购买前最好保证你尝过,或者在你相信的渠道买过酒,一次入手一整箱才发现不爱喝,那一定是想哭的感觉。

最后还是那句话——欣赏葡萄酒,最好的方法还是喝少一点,但喝好一点。与其在购物车里塞满最便宜的葡萄酒,倒不如用同样的钱,买一两瓶足够让你和朋友们记忆许久的佳酿。

预祝大家剁手愉快。

王鑫

前知味副主编,正在攻读WSET四级,ISG国际侍酒师协会中国早期学员之一。喜欢以轻松愉快的言辞与人分享葡萄酒中的乐趣。教授并主持过各类葡萄酒课程及品鉴会,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毕业于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的全部文章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