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部分地方这周已经感受到了今年的初次寒潮,而东北已经迎来了第三波的雨雪天气,有些地方已经被大暴雪所覆盖。
相信过不了多久,葡萄酒人的朋友圈里,下面这种棒冰的图片又会开始多起来。
赏源·知味的小伙伴们知道后自然也很好奇,决定亲自拿几瓶酒来实验下。
考虑到不同葡萄酒类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一共用了3款高品质的葡萄酒:玛格丽特河的霞多丽、村级勃艮第以及波尔多五级庄,每款2支,一支拿来完全冰冻处理,一支正常做比照。
实验还是有些小意外的。放在冷冻室的3瓶酒都顶塞了,波尔多那支瓶子还冻裂,造成了一些流血事故。炸掉的那瓶无法实验,只能把剩下那瓶分装在两个小瓶中,一瓶冰冻一瓶不处理。
第二天把酒解冻,温度统一后,就招呼了4位小伙伴来盲品评测。
盲品安排了2轮,同一款酒的冰冻酒与未处理酒为1组,第一轮3组酒各上一杯,评测的组员会在不知道哪杯是冻过的情况下盲品打分,尝试找出区别。为了确认一致性,第二轮每款酒会随机给组员上一杯冰冻或未处理的酒,让他们判断3号酒是1还是2号。
然后我们发现,结果是相当有趣。 第一轮 1号 冰过的霞多丽 2号 未处理的霞多丽 第二轮 3号 冰过的霞多丽 这可能是大家结论十分统一的一组,盲品时四位组员普遍觉得2号比1号更好喝,给出了更高的分数。两者相比,香气很类似,不过2号酸度更高更活跃,果味更为饱满鲜活,回味也比较长,1号有酒石酸结晶析出,整体偏单薄。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猜中3号是1号酒的,所以其实差异可能也不是那么大。
第一轮 1号 未处理的勃艮第 2号 冰过的勃艮第 第二轮 3号 冰过的勃艮第 这一组打分就没有第一组那么统一了,有组员给了同分,有人给1号更高,也有人给2号更高分,不过这分差都很小,只有1、2分,大部分人也都猜中了3号是2号。
大家普遍反应这2杯香气上其实很接近,都是黑樱桃、玫瑰、红茶和甘草香,复杂度也都挺高,酸度也相同,不过在口中会觉得2号酒单宁比较绵软,可能1号酒集中度稍高一些。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放到冷冻室的酒不是顶塞就是炸了,这一支勃艮第也就是2号就是顶塞了,漏了不少酒液,虽然之后再次用木塞重新密封了,但可能还是接触到了更多的空气,但1号酒呢却没有在相同时间打开,而是在盲品前不久才打开,所以两者醒酒的时间不太一样,这可能也是造成口感差异的原因,不一定是冰冻所带来的。
所以为了排除这个因素, 我们又准备了一瓶勃艮第再做一次实验。
第一轮 1号 冰过的勃艮第 2号 未处理的勃艮第 第二轮 3号 未处理的勃艮第 这一次的结果就比较有趣了。首先这次由于是同一瓶酒,且打开的时间一致,所以排除了醒酒时间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讨论时我组一致认为两款酒差异很小,不过1号会稍微好喝一丢丢,一开始香气上1比2会多一些,它的酸度更活跃,集中度更突出。不过大家一再强调,这个差别真的很小,特别是过段时间后,这两者的区别更是微乎其微。
等到这次公布酒款真实身份的时候,大家还是挺震惊的,难道冰冻过的酒更好喝?
第一轮 1号 冰过的波尔多 2号 未处理的波尔多 第二轮 3号 冰过的波尔多 这一组有一半的人认为2比1好喝,她们觉得2有着更明显的果味,单宁也更细腻一些,1号的香气有些发散,入口也更干涩一些,其他方面诸如酸度、回味都极其相似。另外2位组员一位觉得没区别,一位觉得1比2好,不过也仅是好那么一丢丢,这个区别也是极小的,他也认同1的紧涩感更强,只不过1的果味的上升感更明显。
虽然这款在打分上有些不一致,不过大家依旧多次强调,两者差别很小。 经过这次过程还算严谨,但样本相对还较少的实验,主观结论如下:
1. 相比红葡萄酒,冰冻对白葡萄酒的影响可能更大,从第一组可以看出冰冻过的酒明显有大量的酒石酸结晶析出(对如今很多不经冷稳的自然酒等影响会更大),品尝起来也感觉酸度有所下降,可能会影响葡萄酒的结构感,但依旧是能喝的,而且不难喝。
2. 冰冻对某些不久就打开饮用的红葡萄酒可能影响真的很小,至少感官上,有经验的品酒师都觉得差别不大。
3. 有些冰冻酒会出现的问题可能是由于顶塞造成的,酒液接触空气氧化,这可能会比冰冻带来更大的变化。
4. 把酒冰冻十分危险,瓶子会碎裂,这个时候根本不能再喝了。特别是起泡酒,千万不能做冰冻实验,会炸。
所以这个冬天,万一大家有好酒冻成冰棍,酒瓶没炸当晚就喝了吧。
大家的盲品结果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这里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