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多饮红酒可抗氧化、软化血管;马上有人反驳,酒极则乱,伤气耗血,损肾毒肝。还有人说,多饮豆浆可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脑中风;马上又有人反驳,男人不能喝,里面的植物雌激素会使男人长出乳房。一群张悟本,弄得消费者完全没了方向。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到底该如何喝葡萄酒、饮豆浆。笔者不敢自称医学专业人士,但在踏入葡萄酒专业之前,确实也在医药领域工作过5年,在此抛砖引玉,等待真正的专家指正。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强制父母们支付课间餐,为我们提供雷打不动的豆浆和乏善可陈的点心。不知为何,八十年代售卖的豆浆总有一股子糟糕的豆腥味,令人生厌。自作聪明的我每天都会用自己的点心买通同桌的男生,让他偷偷地溜到僻静墙根,帮我倒掉。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有一天他被老师抓了个现行,顶不住“浪费粮食”的巨大罪名,不顾我一个劲地挤眉弄眼发信号哀求,还是将我这个幕后主谋给供了出去。从此每日我会被监督着喝下这令人深恶痛绝的豆浆,因此多年来都对它极为抵触,想来多数西方人排斥豆浆,估计也与这脂肪氧化酶导致的怪味有关。
如今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豆浆比几十年前精致美味了许多,同时也是乳制品过敏人士最常选用的替代品。奈何市售的甜浆常会添加大量的蔗糖以中和其涩味,甜浆的含糖量通常比舌尖感知的程度还要高,与追求健康的初衷背道而弛。于是乎,家庭豆浆机便应运而生。
自制无糖豆浆的健康效应倒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它富含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矿物质、纤维素及维他命等。豆浆与富含胆固醇及饱和脂肪的牛奶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单元不饱和脂肪和多元不饱和脂肪,老百姓通常就直接简称这类脂肪为“好脂肪”,因为它们阻碍血栓形成,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有益心血管健康,同时提升了高密度脂蛋白(HDL),从而减少中风和心脏疾病。
对我们女孩而言,豆浆中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如大豆异黄酮能提供与女性荷尔蒙激素相似的生物功用,善解人意地根据机体自身状态对雌激素作出动态平衡调节(鼓励或抑制),这点对保持女性特征(如皮肤细腻有弹性等)很重要。绝经女性在经历荷尔蒙激素骤降的过程中,经常要忍受抑郁失眠和情绪波动的烦扰。持续、适度地饮用,对平衡荷尔蒙水平,缓解更年期症状还是有所帮助的。
但因为这些植物性雌激素的效用,对很多男人而言,豆浆不啻为定时炸弹。有传闻曰后果可以严重到精子活力下降直至不育——这实在有些危言耸听了。首先,这些早先的研究结果(2008年)是基于一群体型超重的高加索人种,很难让人信服其统计学意义或作为跨人种普世结论,目前国际上亦无权威定论豆浆的植物性雌激素是否会直接导致男人女性化。毕竟大豆异黄酮的生物活性只有药物雌激素的千分之一,其量之微是不会立竿见影的。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国外文献,发现只有少数文章记载,男人在连续数月以每日10倍于正常摄入量来饮用豆浆才会出现异常情况。其次,无论男人女人,其肝脏只要没有疾病,都有强大的能力代谢掉常规饮量内的大豆异黄酮,甚至有研究称适量并有规律的饮用可减少细胞变异,降低前列腺癌发生率。
再来看看葡萄酒的世界,你会发现总有些人在不遗余力地将葡萄酒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白藜芦醇鼓吹得恨不得包治百病,什么抗氧化、防血栓、治肥胖等,似乎一概病种全靠灌红葡萄酒就可解决。一小杯30毫升的红葡萄酒大约含有90微克(micrograms)的白藜芦醇,而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要在人体上同等实现抗衰老的基因表达,一个人每天的白藜芦醇摄入量应该至少在20毫克(即20,000微克)。如果以一天一杯150毫升的红葡萄酒为例,那意味着至少要灌下44杯(差不多8瓶酒)才会有效。照此看来,此人还未获得白藜芦醇可能带来的裨益,所消耗酒量中的酒精早已将其肝脏摧毁!
说了这么多矛与盾,是不是感觉葡萄酒和豆浆开始渐行渐远,自己已经不会再爱了? 其实,理解这里面的“悖论”并不难,只要遵循葡萄酒世界里的一个金字秘诀“平衡”(balance)即可。古人云:“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我们要理智地明白,上述所有这些功效,都需要一个平缓而漫长的过程,通过适量和持续的摄入来达到目的,葡萄酒和豆浆同理——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只见其利,不见其害。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It does not add years to life, but may add life to years!
好好享受,别过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