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优等产区尽享天时地利,皆坐落于东、南朝向的山坡上,远古火山的花岗岩、片岩层及沙质土层共同赋予了葡萄内让人口舌生津的酸度,通常会有一些与橡木桶的接触,以进一步提升其复杂度和层次感。需要强调的是,优等产区内酿制的酒可绝对不允许以“新酒”出售的 (新酒只能来自于博若莱或博若莱村庄级别),因为它们的定位不在于即时享用,而是可以继续熟成一至三年,甚至长达十年。那如何进行选择呢?酒友们无需担心,十大优等产区的最妙之处就在于各有特色,个性鲜明,所以“必有一款适合您”。

– 布鲁伊 Brouilly:面积和产量居首,因而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优等博若莱;
– 莫尔贡 Morgon:园区大小上屈居第二,和风车磨坊(Moulin-á-Vent)都是惯以力量和质感著称;
– 布鲁伊丘 Côte de Brouilly:一个被布瑚伊环绕于四周的山坡,出产比布瑚伊更优质更有生命力的葡萄酒。倾角48%的东南山坡上坐落着大名鼎鼎的 Chateau Thivin,已故的著名美食作家理查德·奥尔内(Richard Olney)曾将它作为整个博若莱之魁向读者力荐;
– 黑尼耶 Régnié:1988年刚刚得以晋升,资历稍浅,土壤更偏沙质,因而口感细软而直接;
– 希露柏勒 Chiroubles:位于黑涅北部,不管园区还是成酒都可用“秀美”二字来形容;
– 弗勒里 Fleurie:位居正中,倒也当之无愧,顾名思义,花香满地的意境,它的酒果味充沛、柔和润滑,颇有代表整个博若莱灵魂之风范;
– 朱利耶那 Juliénas:年轻时类似弗勒里,但出自于陡峭山坡的佳品通常体格丰满结实,口感微带辛辣,至少可以存放5年;
– 谢纳 Chénas:可怜它大部分好田都被风车磨坊占去了,目前是十大优等园中面积最小的,基本上算是湮没在邻居们的光辉里了;
– 风车磨坊 Moulin-à-Vent:这里出产整个博若莱风格最强劲,也最能陈年的酒(甚至可以达到20年)。因为土壤里的锰含量特别高,葡萄藤的生长受到影响而产量变少,但也带来了更为集中饱满的酒体。

– 圣爱 Saint-Amour,又音译为“圣阿穆尔”:处于整个博若莱地区的最北端,仅稍大于西那斯,毗邻马孔内(Mâconnais) 。“近马孔者白”,所以在甘美一枝独秀的地盘上看到一些白葡萄酒生产也不用太过惊讶。平心而论,圣爱真正抓人眼球的,不是它的酒,而是它的名。广为流传的版本是一个罗马的士兵死里逃生,遂皈依了基督教,建立了隐修院,后被奉为圣爱。精明的商人利用amour在法语中的“爱情”之意,在情人节上大做文章,使之广受追捧。
博若莱葡萄酒推荐和配餐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了解一款酒需要更多的“亲密接触”。也巧,下午去Jancis Robinson家喝下午茶,“揩油”带回来两瓶优等博若莱,正好与主题吻合,便露拙与酒友们分享一下

先说右边这款。Robert Perroud是家族第七代传人,酒庄的历史要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Robert从小就生长在这里,在父亲的影响下深深地爱上了这一片土地。葡萄园面向东南坐落在山坡上,沐浴着充沛的阳光。土壤以红色花岗岩为主,混有铁矿物和砂土。所有的葡萄藤都是Robert和他的助理两个人亲手修剪打理,他们象母亲了解孩子一样对每一株葡萄藤都了如指掌。完全手工采收,然后将酿制的葡萄酒在大木桶中陈年后装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