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场离奇的拍卖会聊起
2008年4月25日晚上,一家名为Cru的纽约高档餐厅里,葡萄酒拍卖行Acker Merrall & Condit正在举行一场总价数百万美元的葡萄酒拍卖会。
尽管在全球酒水领域名列第一,Acker总是和其他大拍卖行画风不同。他的拍卖会热闹的如同派对,昂贵的菜肴和佳酿一道接一道的送上餐桌,客人们有说有笑,气氛活跃,不时还有人带头唱上一曲。
而嘈杂的环境也没让主持人为难。实际上,Acker Merrall拍卖行的老板,36岁的John Kapon先生此刻就是一切嘈杂的中心。他挥舞着手中的小锤,高声的喊出拍品介绍的同时还负责炒热气氛…虽然有些笑话未必见得高雅,你可能会听到他形容一款酒口感热烈,如同“两条狗在做爱”……对此,大家不过报以哄堂大笑。
唯一不开心的,餐厅最后一排的一个法国男人,他身材高大,满头卷发。从头至尾,这人一直绷着脸一言不发,和欢快的现场显得格格不入。
餐桌上的酒越来越多,客人也越喝越高兴,眼看拍卖会进入高潮。接下来登场的,是一批罕见的勃艮第名家老年份珍藏。包括Armand Rousseau, Georges Roumier和Ponsot这些堪称全世界最昂贵的葡萄酒。
但就在John Kapon先生介绍这些拍品的时候,那位安静男士突然站了起来。面对喧闹的人群,他大声宣布——
“我要求撤回我的酒!”
一瞬间,人群寂静了下来,仿佛有人踩了刹车。所有人回过头去,想看看看谁这么煞风景。随即,这位男士重复了一遍,更清晰,也更坚决:“我是Laurent Ponsot,我要求撤回我的酒!”
“拍卖手册上印的酒标着1929年,但实际上,我们酒庄1945年才开始独立装瓶,还有这些1945年到1971年的Clos St-Denis,实际上我第一次生产这片葡萄园要到1982年…这样的假酒在John Kapon的拍卖手册中比比皆是…他到底是哪门子的‘专家’,居然会没发现?他可是要抽走交易的20%作为佣金的”
——Laurent Ponsot,勃艮第名庄Ponsot现任庄主
Laurent Ponsot先生确信,这些都是假酒。实际上,早前他就通过邮件希望拍卖行取消这次拍卖。被无视后,他才亲身来到现场。除了阻止拍卖外,他更希望彻查是谁在出手这些假货。很快,他得到了一个名字——Rudy Kurniawan,著名的康帝博士。
在康帝博士轰动全美的制假案里,这不是他做过最贵的假酒,也不是第一批被抓到的假酒。实际上,对Acker拍卖行,Rudy Kurniawan或者John Kapon来说,这件事只能称得上一次尴尬的小波折,被采访的时候,John Kapon甚至厚着脸皮表示“这顶级勃艮第嘛,运气不好会踩到狗屎的”……
但无论如何,酒庄主亲自前往拍卖现场打假本身太有戏剧色彩,以至于去年底上映的纪录片《Sour Grapes》里,导演特意将这段情节设计为影片前半段的高潮部分。
这部纪录片几个月前刚在Netflix上映,通过采访十余位涉及案件始末的核心人士,摄制组努力为大家还原了这个令人震撼的葡萄酒造假大案。
但随着影片揭露的更多的资料和内幕,一个事实也越发清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场案件的阴影和背后的疑云,远没有因为最终判决而烟消云散。
考虑到这部纪录片还没字幕,以及国内观看Netflix的麻烦程度,我这里结合影片,梳理一下这场涉及数千万美元,富豪无数的葡萄酒制假案究竟是如何越滚越大的。含有轻微剧透~
从亿万富豪到制假巨骗
“开始我以为,这孩子在玩一场很高明的游戏。你知道,顶级勃艮第只有那么点…他只要有足够的钱买下大部分,那些酒的价格就会开始疯长”
—— Corie Brown,Times撰稿人
最早,Rudy Kurniawan是作为在葡萄酒拍卖会上捣乱的富二代进入公众视野的。
大概在2002年左右,他频繁的出没在各类葡萄酒拍卖会上,而且总是一掷千金,高价买入好酒。一开始的时候,他被不少老玩家视为单纯的搅局者。
但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年轻人乐于交友,慷慨大方而且对葡萄酒总是报以无比热忱。同时,随着全球对勃艮第的热情兴起,一些他购入的葡萄酒确实很快涨了数倍。他在拍卖会上不惜本金的做法看上去像是颇有远见的投资。
就在他在资深爱好者圈子里名气渐响的时候,Kurniawan广泛的举办了品鉴会,参与到一些小圈子里。自然的,他开始和一些圈内的朋友“分享”他的收藏,一些关系密切的酒友也听说了他的“神秘酒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家委托他代为出手的,罕见的勃艮第珍藏。
当时正好是美国一家小葡萄酒零售店,Acker Merrall & Condit老板的小儿子,也就是文章开头的John Kapon先生雄心勃勃进军拍卖市场的时候。大概在2003年左右,John Kapon和Rudy Kurniawan两人开始了一段紧密合作期。
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Rudy总计通过Acker卖出了价值3千5百万美元的顶级葡萄酒,业务也从Acker一家扩展到佳士得以及其他拍卖行。而Acker,也凭借这些珍惜罕见葡萄酒的拍卖,一跃成为当时全球酒水拍卖领域的第一名。
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2007年4月,Rudy委托佳士得拍卖行出手几瓶法国波尔多车库名庄Le Pin的1982年大瓶装。很快,听到消息的酒庄告知拍卖行自己在1982年从未生产过大瓶装。随即在另一场活动上,Rudy提供的大瓶装1947年 Château Lafleur也被指名必然是假货(因为酒庄那年只生产了5瓶大瓶装)。没过几个月,又发生了本文开场那一幕……
接连爆出假酒丑闻让Rudy Kurniawan的信誉产生严重危机,同时,一位买入不少Rudy葡萄酒的亿万富豪,Bill Koch也对他紧追不放。就是这个富豪打造的葡萄酒打假团队,在2006年爆出了轰动拍卖界的杰佛逊葡萄酒假酒案。
在Bill Koch重金打造的侦探和律师团队穷追猛打之下,Rudy Kurniawan身上的疑点也越来越多,他被发现大量从侍酒师那里回收珍贵葡萄酒的空瓶,非法居住在美国,身份造假,收入不明……他所谓的“神秘收藏家”也被证实并不存在。最终,2012年3月,Rudy被FBI探员在自己南加州的家中逮捕。一同被发现的,还有19000张全世界最昂贵葡萄酒的酒标,打印酒标的打印机,数十个经过做旧的空瓶……
2014年8月8日,在羁押30个月之后,美国建国以来最大,最严重的葡萄酒制假案终告宣判。Rudy Kurniawan,这位印尼籍华人因涉及3千万美元的假酒欺诈,被当庭判处10年监禁,并赔偿七位被害人2.84千万美元损失,另没收其2千万美元的财产作为罚金。
但如果你相信几位跟踪这企案件葡萄酒鉴定专家的说法,3千万美元只不过冰山一角。从2002年起,到2012年被捕的10多年间,Rudy Kurniawan涉及假酒的总额实际上可能已经达到上亿美元。
骗子是如何炼成的?
“暴发户常常会有所谓的‘贱钱’,当他们发现自己比预期还多挣了几百万时,不把这几百万花光,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 Maureen Downey,葡萄酒打假专家
无法否认的,Rudy并不是个简单的骗子。
经过挖掘社交网络和其他人的回忆,这位康帝博士学习葡萄酒的时间其实并不早于2001年,他在短短的20个月里品尝了超过3000款顶级葡萄酒,并且精准的记住了这些酒的味道。据经常跟他一起品酒的人说,他盲品的功力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件事,有些权威的酒评家都未必做得到。
可以想像,在勾兑假酒时,这样的本领给了他多大的帮助。
同样惊人的是他神秘的背景。
作为上个世纪出生在印尼的华人,他和兄弟在90年代末因为印尼反华暴乱,隐姓埋名前往美国。实际上,Rudy Kurniawan也是他父亲为了在印尼当地隐瞒家族华人身份,按照当时印尼网球运动明星梁海量(Rudy Hartono Kurniawan)为他起的假名,他本名应该是Huang Zhen Wang。不止他本人,他的父母兄弟,全都为了生存而使用假名。就像FBI的探员所说,他和他的家族为他在美国小心翼翼的经营了一个虚构的身份,这让他的财产和资金流动显的扑朔迷离。
在他的亲友网络中,FBI发现他的舅舅Eddy Tansil,很有可能是一位在逃的印尼政府通缉犯。他曾经通过企业从印尼发展银行获得贷款当中舞弊了5亿6500万美元。如果是真的,这可能可以解释Rudy的财富从何而来。
是真相,但不是全部
“他做的假酒非常需要功夫…平均每小时只能制作1瓶…如果所有的假酒都是他做的,那就至少需要15000小时。我是说,这些工作完全由一个人做完,这在物理上不现实。”
—— Laurent Ponsot,勃艮第名庄Ponsot庄主
随着真相的水落石出,更多的谜团反而暴露了出来。
从邮件记录看,在Rudy造假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钱却突然捉襟见肘。他不得不东借西凑,拖欠拍卖行的佣金和货款。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家族犯罪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为什么在造假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资金却突然断裂了?
另外,这么多的假酒,他真的没有协力者吗?一个有能力缜密,细致,成批量的制造假酒并送入拍卖行的人,为什么会在明知FBI已经介入调查的情况下,毫无准备的和造假道具一起在自己的家中被抓个现行?
同样,和2007到2009年三年的狂风暴雨相比,2002到2006年这5年Rudy顺利的有些异常。是因为盲目扩张导致了他的破绽越来越多?还是之前的5年里另有隐情?那些与他关系密切的拍卖行老板,到底对内情了解到什么程度?
这些观点,《Sour Grapes》里给出了问题,却没法给出答案。
只有一件是确定的,那就是仍然有许多的假酒依旧流通在市场上。摄制组相信,仍然有超过10000瓶Rudy的假酒仍然在私人收藏家手里。
你会遇到其中的一瓶吗?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