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1855列级庄委员会
与知味首次联合举办
为爱酒和专业人士专属定制的高端酒庄游
6天时间,带领大家
深入拉菲、拉图、木桐、玛歌、侯伯王
五大名庄探访风土
与12座顶级名庄的传奇相遇
今年7月,知味携手波尔多1855列级庄委员会,为葡萄酒爱好者们奉上一场终生难忘的波尔多顶级名庄风土之旅。
160多年来,1855年制定的波尔多官方分级在世界葡萄酒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是诸多葡萄酒爱好者心目中难忘的经典。这次知味风土游学也是波尔多1855列级庄委员会首次与中国葡萄酒媒体和教育机构合作推出的官方葡萄酒游学。
在游学结束后,团员Mia写了近两万字的游记,授权知味葡萄酒杂志发布。因为文字和图片非常多,我们将游记分为四篇,为大家呈现。
本文为第三篇,为大家带来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唯浓酒庄(Chateau Rayne Vigneau)、克莱蒙丝酒庄(Chateau Climens)、拉格喜庄园(Chateau Lagrange)四座顶级名庄的游历体验。希望大家可以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这种对葡萄酒的热爱和对风土理念的认同。
查看本系列其他游记,请点击下方链接:
波尔多“朝圣”之旅
玛歌、唯浓、克莱蒙丝、拉格喜篇
文 | Mia Zhang
第六站
大气隽永的传奇
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
从德达侯爵酒庄心满意足的走出后,越过酒庄前面成片的葡萄园,右侧是1855的二级庄鲁臣世家庄园(Chateau Rauzen-Segla),而径直眺向左侧便是本次游学的第四家一级名庄——玛歌酒庄。
大家悠然的穿过正对着玛歌城堡的百年梧桐树大道,径直来到了2年前才重新翻修的欢迎中心(这座建筑已经有着2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中心内的装潢通透现代,一幅幅句型的高清摄影照片记录着不同时间的玛歌酒庄,却都永远高贵优雅。玻璃展柜里静静展示着酒庄的建筑设计图纸和浮雕素描,诉说着岁月的雕琢。
就如同玛歌温婉的美酒一般,酒庄的现任家族也有着一段浪漫却凄美的故事:1977年,希腊裔法国人安德烈·门采尔普洛斯(Andre Mentzelopoulos)冒着投资酒庄的高风险购买了玛歌酒庄,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他倾力推送酒庄的现代化,他全面整修了排水系统,聘请国际酿酒顾问,并让玛歌成为整个梅多克地区首家拥有地下酒窖的酒庄。
然而,就当安德烈先生成为酒庄主人后的第一款年份酒即将出窖的前夜,老先生仙逝,留下她年轻的女儿科丽娜(Corinne)承担起新一代酒庄主人的责任。
事实证明,科丽娜女士完美的传承了她父亲的精神,今天的玛歌酒庄仍旧延续着不断的实验创新:据介绍,酒庄拥有一个研究小组用于小面积的种植实验和酿酒实验。如今用于实验的酒年产6000瓶,但从不对外进行销售。
玛歌酒庄还拥有自己的木桶作坊和专职的橡木桶制作工人,这也得益于安德烈先生在世时所坚持的大比例使用橡木桶的理念(白葡萄酒用30%的新橡木,而主牌玛歌则用100%橡木)。要知道制作一个橡木桶需要3-4个小时,一名工人一天仅能完成2个橡木桶的制作,一年算下来最多制作250个,因为其余时间都用于橡木桶的维护和修补。
玛歌酒庄所选取的橡木桶供应商与侯伯王一样,都是大名鼎鼎的Segur Moreau。但鉴于玛歌平均一年需要1000个新橡木桶,因此酒庄还有其他5家供应商以满足此需求。
非常巧合的是,我们当天参观玛歌酒庄的日期是7月4日,而这一天也恰好是玛歌的第三款酒Margaux de Margaux的装瓶日。说到装瓶日,也顺便提一下玛歌对于自己不同款酒的熟化时间:正牌需要18-24个月,而红亭(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也需要18-20个月。
之前说到,玛歌酒庄是梅多克首例拥有地下酒窖的酒庄,而我们所在的品酒室就置身于酒窖当中,极简的暗黑色墙壁只被中间的灯带照亮,尽头却镶嵌着一整面墙的落地玻璃可以直接观赏到玛歌宏伟的酒窖,颇有些骇客帝国的科幻气氛。
此次探访我们分别品尝了2009年的红亭和2004年的玛歌酒庄,其如天鹅绒般丝滑的单宁令人震惊。红亭的蔓越莓、山楂香气和玛歌酒庄红果、咖啡和烟熏的味道都让整个品鉴非常愉悦轻松,但柔软下是坚强的骨骼,一如谦逊但严谨的庄主科丽娜女士。
品鉴结束后,大家随着一个螺旋型楼梯走到地面,却发现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一切的起点——城堡外的梧桐数林间,仿佛向地下冒出的小鼹鼠。回想着刚刚还在口中回荡的优雅,再看看地上阳光从树叶间映下的斑驳,只觉得有点不舍的惆怅,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现实…
不过没有什么问题是美食解决不了的。结束第二天充实行程的最好方式依旧是一顿满足的饱餐。想想第三天将迎来与“贵腐君”的相遇,一切又是如此美好了!
第七站
“先苦后甜”的攀爬体验
唯浓酒庄Chateau Rayne Vigneau
不知不觉波尔多风土游学已近过半,今天的主题相当“甜蜜”,因为我们会暂别由赤霞珠和梅洛所主宰的波尔多混酿风格,来到以白葡萄酒,尤其是以贵腐甜白酒而闻名遐迩的苏玳和巴萨克产区。
在1855年的列级庄分级中,这个地区共有27家酒庄获选,其中11家为一级庄,而今天我们所探访的俩家一级名庄各具特色,无论从酒的品质还是市场地位都毫不逊色于独占鳌头的特级庄滴金酒庄。
我们首先到访的是位于苏玳地区已经拥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唯浓酒庄,光听名字就感觉到一阵阵化不开的甜蜜。据说,在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唯浓酒庄一举夺冠,成为了甜白组的第一名!
不过,你以为这次我们还会继续乖乖的跟随庄主下到葡萄园和酒窖来了解酒庄的历史吗?Too naïve! 作为全法国唯一一家可以在树顶与庄主面对面品酒的酒庄,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一览众山小”的机会!
原来,在酒庄的葡园前方有一颗至少快百年树龄的大松树。
几年前,一个小男孩爬到树上,启发了大家关于在树顶品酒的想法。于是今天的大树被配备了专业的攀爬绳索和中间镂空的品酒台,当游客爬到树顶后,只需坐稳在正方形的品酒台四周,装着酒的小筐就会被位于大树顶端的绳子缓慢拉上来供大家品鉴。
只是,想要从顶端俯瞰美丽的苏玳地貌,没有三两下爬树的功夫和胆量可是尝不到“甜头”的。
如果说在一拉一蹬的不断努力中终于爬到品酒台足以令人成就感爆棚的话,那么看到帅气的酒庄主Vincent Labergere先生敏捷的爬上来与我们一起品酒,并回答我们有关酒庄和这个产区的所有问题时,那感觉就是好像在梦里吧!
此次在树顶我们品尝到了2009年,也就是Vincent先生接管唯浓酒庄后的第一年主牌酒。当映衬着翠绿松柏的玻璃酒杯里被缓缓倒入犹如黄金般的酒液时,树顶的微风瞬间夹杂起黄杏、桃子酱,甚至是藏红花的清香。
即便是拥有每升156克的含糖量,这款酒的酸度却丝毫不让人感觉甜腻,只像是吃下了一口沾着藏红花与蜂蜜的新鲜甜杏,让人口腔生津,唇齿留香。
我想,生产高品质贵腐甜白背后的经营者一定都是伟大的!因为不仅贵腐葡萄的产量(平均每公顷只有2000瓶)相比干红葡萄(平均每公顷 5000瓶)要低的多,采收工作也十分辛苦。
当加伦河的分支Cirons冷泉与相对温暖的加伦河交汇后所产生的雾气在苏玳产区一带弥漫开来,加之受到阳光与风的影响,当地的气候环境便变得十分有利于贵腐菌的生长。
不过Vincent先生也介绍到,葡萄受到贵腐菌感染的节奏可不受人为控制,感染的节奏是逐渐的,这也就意味着工人需要平均进行3-5次的采收才能将受感染的葡萄全部采好。想象一下法国高昂的人工成本,我仿佛听到了大把钞票随风远去的声音…
由于采收期被延展的相对漫长,所以每一伦采收过后的葡萄都会直接开始发酵,经过培育后(12-18个月的小橡木桶)再进行统一的调配(调配后不锈钢桶继续静置6个月,直到装瓶前的最后一次小范围调配)。
说到调配,唯浓的Vincent先生又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大家还记得酿酒师们从酒桶中直接吸取酒液进行品鉴的画面吗?今天我们也体验了一把直接从酒桶中取酒的难得经历。Vincent先生选取了四种不同风格但全部为2016年的年轻酒液供我们品尝!
第一款充满了新鲜水果比如青梨的香气,高酸,余味爽口却并没没有太长;第二款相比第一款在酒体上则更饱满,在刚品尝的时候有种涩口感,高酸高甜度,余味也更悠长。猜到了吗?他们分别是单一品种的长相思和赛美容。
后俩款开始在复杂度上有所进阶: 第三款是长相思和赛美容的混酿,酒体更饱满,甜度也更高,入口后有一种在口腔爆炸的刺激感,但后劲却略显不足;第四款也是混酿,但却来自唯浓酒庄最好的地块:平衡,伴随着坚果、藏红花、青梨和白桃的香气,酸度也犹如跳跃的音符,入口后缓慢在口腔内打开;到达中间阶段后,酒体继续扩大,香料甚至是八角的味道也散发出来。这一次体验让大家完整地感受到了地块、葡萄品种、品种比例等因素对于成酒口感的最终影响。所以将伟大的酿酒师比喻成魔法师可能一点也不为过吧!
如今的波尔多在新一代管理者的带领下似乎都希望自家的酒在年轻和陈年的时候都易于饮用,之前提到的德达侯爵酒庄的吕多维克·大卫先生和唯浓酒庄的Vincent先生都是如此。当被问及原由时,Vincent先生很风趣的说到,“一切源于市场的喜好。”他说看看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喝可乐,因为它又甜又解渴,直接满足了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俩方面需求,其实贵腐甜白亦然。
从前的甜白年轻时都太过于甜腻,没喝几口就喝不下去了。今天,我们力求让年轻的唯浓也可以爽口易饮,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样有趣的“可乐酿酒哲学”恰恰反应了酒庄对于当代市场喜好的观察和思考,相信尊重消费者心理的产品一定也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回报。
第八站
秉承生物动力法的“巴萨克之王”
克莱蒙丝酒庄Chateau Climens
“甜水之旅”继续。
午餐过后,伴着慵懒的阳光大家驱车来到了相隔不远同样为1855分级苏玳巴萨克一级名庄的克莱蒙丝酒庄。
不过与唯浓霸气的城堡和充满艺术气息的酒窖不同,克莱蒙丝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大门处处透露着这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要知道,区区只有不到30公顷又全部种植赛美容这一单一品种的克莱蒙丝,却有着“巴萨克之王”的称号,价格仅次于滴金酒庄。
酒庄的管理也十分有趣:从1547年到今天的500多年历史中,酒庄也易主了5次,直到1971年由Lucien Lurton先生收购。到1992年,拥有10个孩子的Lurton先生将酒庄管理权授予他的女儿Berenice Lurton并由Berenice经营至今。
当各大酒庄都开始做好几款酒,以保证主牌品质的稳定时,克莱蒙丝却坚定的宣称她家的两款酒质量相当,只是风格不同而已:一款复杂优雅但不失清新;另一款则更加清爽适合随时饮用。
由于对品质的超高要求,每年两款酒的比例并不固定,甚至有时会出现跳年的现象:比如1984和1992年只有第二款酒,1987年和1993年两款皆无。而今年的克莱蒙丝由于受到4月霜冻的影响导致酒庄严重减产到90%!这不禁让人感慨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喝到印有2017年的Chateau Climens了呢?
提到克莱蒙丝,就不能不说说它家的地理位置和种植土壤。酒庄名称“Climens”代表的意思为“贫瘠的土壤”;处在巴萨克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土壤都是由白垩土、黏土、石灰岩组成,非常有利于赛美容累积酸度和保证其清新的口感,因此这里的贵腐甜白相较于苏玳地区在口感上的甜度也要略低。
前面说到,酒庄自1992年由Lurton先生的女儿Berenice女士管理。Berenice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于2010年开始采用生物动力法进行酿造,并成功在2014年拿到生物动力法的有机种植认证。
非常有趣的是,我之前知道利用生动法的酒庄都会为葡萄藤调配由荨麻等草本植物构成的草药并进行喷洒来防止病虫害,但亲眼看到整整一屋都铺满了将近15种不同的植物例如荨麻、洋甘菊等草药还是头一次。据说,不同的植物会用来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治疗并在不同的节气使用,这一点和咱们中国人喝茶养生的习惯还真有一点点异曲同工之妙呢。
此次探访我们分别品鉴了酒庄的第一款酒Chateau Climens 2005(2005年算的上是巴萨克产区的大年)和第二款酒Cypres de Climens 2012(2012年是滴金酒庄选择跳年的一个年份)。
的确,第二款更加清爽,有着柠檬皮的清新配以菠萝、杏、桃子的果香和杏仁、肉蔻的甜美,是非常好的开胃酒;第二款则又增加了蜂蜜、藏红花、肉蔻、橡木桶(30%-40%新桶)的复杂感,陈年12年后的酸度非常活跃,酒体集中,余味悠长。
第九站
面朝葡园,拥抱晨光
拉格喜庄园Chateau Lagrange
位于波尔多左岸圣朱利安(St. Julian)产区的拉格喜庄园在1855分级中被评为三级庄,也是我们在波尔多最后两个晚上的住所。大家都参观过大大小小的酒庄无数,不过在酒庄过夜却真的是头一次。一进酒庄大门我们就被拉格喜硕大的园区面积惊讶到了:城堡、湖水、花园、悠闲浮水的天鹅…最令人兴奋的是,大家所住的小屋正对面就是一大片葡园,一直延伸到园区尽头。
拉格喜酒庄由于早年的经营不善于1983年被日本三得利(Suntory)集团收购。颇具远见的三得利集团在酒庄连续负利的岁月里稳定持续地斥巨资扩大拉格喜的种植面积1倍多,达到118公顷,并在很多之前荒废的土地上种植了赤霞珠、梅洛、小维多。
而此次来到酒庄,我们也将与之前的参观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体验——通过自己亲手调配拉格喜酒庄2016年份原酒,来学习和了解酒庄的风土,并看一看我们调配的和真正的拉格喜有何区别。
在拉格喜100多公顷的种植面积中共有102个地块,包含了从砾石、沙石、细沙、黏土,到黏土和沙石的混合。此次调酒,酒庄为我们选取了来自9个不同地块,有着不同土壤风格的基酒进行调配,所以即使都是梅洛或赤霞珠,他们也因为不同的土壤组合、藤龄、产量和微气候的影响有所差异。
因此,为了能调配出具有拉格喜风格的2016年混酿,我们在酒庄代表Charlotte的带领下,分别品尝并记录下了这9个地块所种植的单一葡萄种类的基酒特点(例如新鲜的果香还是明显的橡木桶风格?),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分别设计主牌和副牌里每一种葡萄种类的比例并象征性的用量杯进行调配。
当然,真正的调配才不可能这么简单:拉格喜酒庄拥有一个5人的核心酿酒团队,为了始终坚守拉格喜强劲、优雅、如沙一样质感的单宁,酿酒团队需要耗费整整5个星期集中品鉴所有地块的基酒,以保证最终的调配可以品质如一。所以,我们刚刚领略的调配艺术相较于真实情况的复杂和专业程度来说只能算是凤毛麟角了。
在一番品尝和计算下,我的2016“混酿”终于出炉了:75%的赤霞珠+22%的梅洛+3%的小维多,味道上感觉橡木桶味道更明显,单宁远不够柔顺…
来对比一下真正的拉格喜2016年的比例吧:70%赤霞珠、24%梅洛、6%小维多。虽然仅从比例上来看,差距也不是那么明显,不过由于我们尝试的地块数量要远远小于真实的情况,且调配真的是个技术活,最后的味道差距我也就不好意思多说了吧…
一般来讲,拉格喜的副牌比主牌产量要多,但2016年是个例外,两款酒的比例相当。2016年的天气十分特别:虽然冬季多雨,春季潮湿微冷,但8月和9月的温度都高于过去20年来的平均值,且从6月到10月的降水又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值(从6月23日到9月12日的降雨量仅仅为22毫米),这样的天气情况为葡萄的转色、成熟都提供了极具考验、但对于采摘又非常平稳的环境。
结果是,2016年是除了2008年之外拉格喜酒庄迎来的最晚的采摘年份(梅洛为10月3日,赤霞珠为10月13日)。虽然赤霞珠减产近30%,但果实质量却非常高——成熟的单宁为萃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拉格喜,我还要再多说几句。因为我们最后两晚都住在酒庄内,所以第一晚Charlotte特别陪同我们共进晚餐,期间,除了品鉴到了2008和2003年的拉格喜,热情的Charlotte还特别拿出了波尔多公认的极好年份2000年供大家品鉴。
当然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这款酒属于哪一年,砖红的颜色和已经十分复杂的饱含着皮革、蘑菇、咖啡、黑巧克力的味道促使大家纷纷猜测这一定是一款90后,当答案揭晓时,大家都非常惊喜。的确,对于可能不适于陈年太久,但在15到20年内近乎可以媲美一级庄的拉格喜来说,能喝到2000年绝对是我们的幸运。
到这里,此次旅程也就完成了大半。喜欢这篇游记的话,请继续关注我的最后一篇游记,还有很多旅程中精彩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下一站,木桐酒庄!
查看本系列其他游记,请点击下方链接:
作者介绍
Mia Zhang
WSET三级,现任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CMB)第二十五届中国区新媒体推广和运营负责人。曾旅居英、美国9年,毕业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系M.A。
文 | Mia Z.
图 | Mia Z.、Virginia、莎伦
编辑 | Daniela
© 知味葡萄酒杂志
你也想来一次这样的“朝圣”之旅吗?
知味每年都会举办为爱酒和专业人士专属定制的高端酒庄游学活动,目的地不仅有波尔多,还会有勃艮第等优质葡萄酒产区等着我们探索。
如果你还有心仪的产区,可以留言里告诉我们。如果想报名明年的游学,请加知味酱微信:
知味酱
微信号:zhiweijiang2
酒庄之旅,什么价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