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WINE100葡萄酒大师班(一):新西兰与勃艮第金丘比较

随着国际市场对黑皮诺偏好的优雅回归,究竟谁能与勃艮第金丘一争高下引起国际性的关注。今年沪上WINE100葡萄酒大赛上,新西兰酒专家,葡萄酒大师Jane Skilton以大师班的形式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作为活动组织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作者戴鸿靖与大师和参与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在这篇专栏文章中,他站在中立的角度,通过专业的视角分析了新西兰与勃艮第的差异,介绍黑皮诺与霞多丽在新西兰的发展现况与前景。

上篇-黑皮诺

来到新西兰的英国殖民者在1819年种植了新西兰第一株葡萄藤。第一家酒庄创办于1836年。在两百年不到的酿酒历史里,新西兰的葡萄酒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起起伏伏,因为隔绝的地理位置、因为政府的干预、还因为临近的澳洲葡萄酒,多年以来新西兰葡萄酒一直处于低潮期。

果皮薄是黑皮诺这个品种最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纤薄的皮导致黑皮诺被冠以 “娇贵”之名。黑皮诺极容易受霉菌感染、容易被高温影响、雨水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既受不了高温,却又需要相当多的热量来熟成葡萄,因此对于黑皮诺需要在一个凉爽、干燥的气候里缓慢成熟。通常而言,在十年里金丘总有一两年葡萄无法完全成熟。

这么一个“难伺候”的葡萄品种为什么在新西兰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客观上,新西兰拥有相当不错的地理优势。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从北到南跨越了1600公里。位于南纬36°~45°纬度之间。如果将新西兰放到欧洲,覆盖了法国到北非的位置。但欧洲海洋性气候,由于受益于墨西哥湾暖流的温度,从而更温暖,相比之下新西兰的气候更加凉爽。新西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热量累计值分级属于I类产区,生长季节的平均温度波尔多以及勃艮第相近。因此,充足的日照,适中的热量使得新西兰黑皮诺能够缓慢成熟。

新西兰产区地图(点击放大),来源:trueanddaring
新西兰产区地图(点击放大),来源:trueanddaring

另一个一直被忽视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对一个葡萄品种从开始种植到精通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何况还是极富挑战的黑皮诺! 80年代中期,马丁堡(Martinborough)种植了第一批黑皮诺,在21世纪来临时,黑皮诺已经遍布马尔堡(Marlborough)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的葡萄园了。种植面积在1997年超过了赤霞珠,成为新西兰种植面积最大的红葡萄品种。市场对轻柔风格淡酒体的红葡萄酒永远有需求,黑皮诺便是轻柔风格淡酒体葡萄酒的绝对代表。这样的需求更推动新西兰的酒庄在黑皮诺上花费更多功夫,酿出更出色且独特的葡萄酒。在新世纪吹起黑皮诺风潮之时,新西兰无疑成为了这股风潮中占领先机者。

当然可以找出更多的原因,但毫无争议是新西兰酿出了一些世界级的黑皮诺!对于黑皮诺而言最重要的三个产区是马丁堡(Martinborough)、马尔堡(Marlborough)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上图里标识出的了是新西兰主要的葡萄酒产区。

马丁堡(Martinborough)位于北岛的最南端。距离新西兰的首都威灵顿只有1小时的路程,比北岛的所有产区温度都要更低,得益于西面的山脉起到的屏蔽作用,Martinboroug拥有全新西兰最干燥的秋季。这里还拥有全新西兰最大的昼夜温差。这里是一批成名已久的新西兰酒庄的所在地包括Ata Rangi、Martinborough Vineyard以及Dry River等。

马尔堡(Marlborough)位于南岛的最北边,虽然这里是目前新西兰葡萄园面积最大的产区,但直到1973年Montana在这里开辟了葡萄园后,产区才开始被重视起来。马尔堡(Marlborough)的特别之处在于在于产区是极长的白天、凉爽的夜晚和强烈日照的组合。这里是大酒庄的聚集地,相当多酒庄都酿造马尔堡(Marlborough)的黑皮诺。

在较为寒冷的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部分酒庄采用喷水方式防止霜冻发生,图片来源:Felton Road
在较为寒冷的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部分酒庄采用喷水方式防止霜冻发生,图片来源:Felton Road

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不同于新西兰的任何产区,这里拥有大陆性气候,相比于海洋性气候的其他产区这里的昼夜更大,葡萄园大多分布在山坡上来避免春季的霜冻伤害。这里是膜拜级别酒庄Felton Road的所在地,在对产区更为细致的了解后,一批子产区与Grand Cru地块将会逐渐出现。

大师班上我们喝到了以下4款黑皮诺
Dog Point Pint Noir 2009, Marlborough
Martinborough Vineyard Pinot Noir 2010, Martiborough
Philippe Pacalet Gevery Chambertin 2009, Gevery Chambertin
Louis Max Corton Les Perrieres Grand Cru 2010, Corton Grand Cru

对比这些葡萄酒,分出个高下并不是这场大师班的目的。抛砖引玉,推动对黑皮诺更多的讨论与理解才是我们的初衷。四款酒风格迥异,马尔堡(Marlborough)的Dog Point和Philippe Pacalet Gevery Chambertin同属于精致典雅风格。而Martinborough Vineyard Pinot Noir和Louis Max Corton Les Perrieres Grand Cru则偏向饱满复杂。而新西兰一致馥郁成熟的樱桃果味,而勃艮第葡萄酒共有的则是那一丝的Finesse(精细的口感)。

请看下一节:霞多丽篇

1 2 3

戴鸿靖

葡萄酒撰稿人,WSET四级,曾经在零售店里卖过酒,在和平饭店担任过侍酒师,也为进口商工作过。几本葡萄酒书籍的译者,曾担任多项葡萄酒比赛的评委。一个爱喝酒的人。

曾参与翻译葡萄酒书籍:

《东品西酿——首位亚裔葡萄酒大师教你品尝葡萄酒》Mastering Wine for the Asian Palate, Jeannie Cho Lee, Asset Publishing

《葡萄酒随身宝典》Hugh Johnson's Pocket Wine Book 2012, Mitchell Beazley

同时还担任"Wine100 葡萄酒大赛"的日常顾问,曾担任以下葡萄酒比赛的评委/助理评委:

中国侍酒师葡萄酒挑战赛(China Sommelier Wine Challenge )

中国葡萄酒挑战赛(China Wine Callenge)

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AWA)

作者的全部文章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戴鸿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