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老外来冒充中国人啦

中国人在国外被当成外国人而反而受到优待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甚至亲身遇到过。但看看APEC会议的新闻,或许有一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在葡萄酒世界,我们也遇到不少“老外冒充中国人”做生意的趣闻。

记得高中时代,有个好友从英国旅游归来,愤愤的抱怨他在英国总是被咖啡馆服务员错当成韩国人。更让他郁闷的是,在他澄清身份之前,给他服务总会多殷勤那么一点。这种同胞被另眼相待的故事,相信大家过去也都听过,甚至亲身遇到过。不过看看APEC会议的新闻,如今国富,我遇到的趣闻貌似都相反。

2014北京APEC峰会准备工作,图片来源:latimes.com
2014北京APEC峰会准备工作,图片来源:latimes.com

前几日在上海地中海酒展上遇到了法国教皇新堡产区名家,佩高古堡(Domaine du Pegau)的庄主Laurence Feraud,她的酒庄除了品质卓越稳定的正牌酒外,还有一款只在充满争议的炎热年份才酿造,风格多变的高端酒款Cuvée Da Capo(2000年份还是《神之水滴》中的第三使徒)。就像木桐酒庄每年会寻找一位杰出艺术家为自己设计酒标一样,Laurence Feraud每次都会寻找一位音乐家为Da Capo设计一段旋律(Da Capo的意思就是“从头再奏”)。

趣味的是,2010年份酒,对中国充满兴趣的Laurence Feraud女士想要找一位中国乐手来制作Da Capo的旋律,于是她拜托她在新加坡的朋友为她寻找一个中国乐手(至少在展会上她是这么告诉我的)。很快找来的中国乐手为她制作了一段美妙的旋律,并且起了个中文名称“桥乐”(music bridge)写在背标上,留下署名——“Benzi Kiew”。由于确实对音乐了解有限,我是事后借助谷歌的帮忙才发现,这位朋友介绍的“中国”乐手,貌似还是个新加坡人……

Cuvee Da Capo和其2010年份背标
Cuvee Da Capo和其2010年份背标

葡萄酒世界里那些可爱的西方朋友们,尽管咱们从林则徐先生开始就在尝试开眼看世界了,他们中有的人却到现在都没搞懂中国和日本到底有什么差异。这种彼此了解程度的不同,就经常就会产生让我觉得捧腹的误会。

最典型的例子,那些积极来中国开拓市场的酒庄人员大多对中餐配酒有极大的兴趣,但也有几乎同样极大的误会。记得波特葡萄酒学院上,Symingtons家族的亚洲市场代表说过一个笑话,“如今这么多欧洲酒庄都说他们的葡萄酒适合搭配北京烤鸭,主要原因——他们只知道这一道中国菜”。

而我也经常能遇到一些自豪的表示“我的葡萄酒能搭配各种中餐”的老外庄主。当时只能略带同情的告诉他,和他在本国不太地道的中餐馆不一样。对本土专业人士来说,真正的“各种中餐”等于“一切口味的食物”。除非你想表示你的酒淡得和水一样,否则最好别用这个当作卖点。

老外另一个经常出错的地方,是低估中国这代经历高考的年轻人,承受的基础教育有多扎实。我经常可以看到某些酒庄的PPT里写着60%赤霞珠和50%梅洛的混酿……或者听他们用最生疏的语气向我介绍欧洲史(还偶尔夹杂错误)……

不过最有趣的是前几日在上海,全球最大的软木塞生产商阿莫林公司的公关人员非常热心的帮助了一场“软木塞和螺旋塞哪个好”为核心主题的讲座。主讲人Paul White博士为了展示万恶的还原味(螺旋塞被认为更容易产生还原味)是如何毁掉好酒的,就像我们初中的化学老师那样端着烧杯和滴管,朝着健康的酒水和不健康的酒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再向魔术师那样得意的表示“你瞧,除去还原味的药剂,同样抹杀了葡萄酒本身的香气”。

活动现场照片,拍摄:李晓文
活动现场照片,拍摄:李晓文

看着那杯硫酸铜浓度堪比波尔多液,泛着铜离子漂亮蓝色的葡萄酒,瞄了眼他在黑板上列下的两个高中生水平的化学方程式,不由得让人想叹口气——不讨论反应物浓度的化学实验都是耍流氓啊。尽管哪种塞子好虽然仍是个争议话题,每个人都有持有不同意见的理由,但用这么糊弄人的方法来证明自己正确,倒真让人担心这边是不是心虚了。(文科生的读者可以在文章最后看我的详细解释)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把其他亚洲人和中国人搞混啦,就像文章刚开头那样。如今不管是因为商业利益还是纯粹的好奇心,除了最为顽固和传统的欧洲酒庄。葡萄酒世界的大部分大门都乐意向中国同胞们敞开。如果这位同胞又恰好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在葡萄酒领域有所建树,那就更容易成为座上宾。这也难怪如今不少的亚洲人在欧洲都自称自己是中国人,或者觉得自己能代表中国市场,哪怕他们中有很多人每年在大陆的累积时间不超过一周,而且到现在中文都难以入耳。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想在跨文化的前提下“互利互惠”,都需要彼此了解。而彼此了解的第一步,应当是从彼此尊重开始,否则只会流于表面。但再怎么说,和小时候听说的那种冒充日本人以获得便利的同胞故事相比,如今至少在葡萄酒界能开心的说一句——三十年河东啊。

如果你对文中稀少而昂贵的Da Capo感兴趣,可以先尝试她家品质优秀,性价比绝佳的正牌教皇新堡(Domaine Pegau Chateauneuf du Pape Cuvee Reserve Rouge,由上海红樽坊进口)。以下是我同事(朱思维,品鉴笔记也是他的)最喜欢的三个年份。

Domaine du Pegau的教皇新堡葡萄酒
Domaine du Pegau的教皇新堡葡萄酒

2005年份:
现在喝需要提前三个半小时间的醒酒(最好更长),内核甘美,果味成熟,酒体深邃。单宁品质极高,但非常紧实,质地厚重。有令人惊讶的清新草药风味,最好放几年再喝。

2008年份:
居然是不被酒评家看好的年份,柔美而熟成,优雅得像黑皮诺,果味鲜活,酸度充沛活跃,结构宏大。酸度骨架看起来还能再放,但是现在就非常好喝。

2010年份:
目前这款酒处在封闭期,但异常的平衡,非常动人的清新度(甘草风味很重),庄主说15-20年后恐怕才好喝,细微处带有浓郁内敛的花香,感觉有非常好的潜力。

最后无聊的化学小教室:

还原味往往是葡萄酒中出现了让人不悦的硫化氢(H2S),就像理科生熟悉的那样,会带来刺鼻的臭鸡蛋味。硫化氢和适当的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化铜(CuS,这也是已知最难溶解的盐类之一)。由于硫化铜非常稳定,因此所有的铜离子都会优先去生成这个物质。只有像Paul White博士一样滴那么多,游离的所有硫都消耗殆尽,铜离子才会开始与葡萄酒的风味物质发生反应。不过那个时候,损耗风味物质已经不是重点了,重金属中毒才是你要担心的地方。

相关阅读:
吸血鬼出没的酒庄
光环渐褪的中国葡萄酒市场

王鑫

前知味副主编,正在攻读WSET四级,ISG国际侍酒师协会中国早期学员之一。喜欢以轻松愉快的言辞与人分享葡萄酒中的乐趣。教授并主持过各类葡萄酒课程及品鉴会,有丰富的授课经验。毕业于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的全部文章
添加评论

此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王鑫